(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北碚 找准立德树人坐标 点亮孩子成长心灯

发布时间:2020-09-10 10:36
发布时间:2020-09-10 10: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北碚区中小学生活动展演

北碚区全力推动非遗进乡村学校少年宫

学生才艺展演

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众多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这是被誉为“秀丽的花园城区”的北碚。

创下重庆市两个“唯一”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这是在课程改革领域中一路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北碚。

近年来,学生科技方面获得全国奖项500余个、市级奖项2000余个,艺术方面获市级以上奖项100余个,体育方面获获市级以上奖项200余个,获评重庆市美育改革实验区……这是践行素质教育、花开遍地的北碚。

北碚,一方教育的热土、一块求学的圣地、一个成才的摇篮。北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百姓崇尚教育。新时代,北碚区牢记教育使命,不忘育人初心,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为学生铸根立魂、成长赋能、生命添彩,绘出美丽而动人的教育风景。

铸根立魂 为青少年扣好第一颗扣子

初见梅花山小学的小涵,很容易被她温暖的微笑所感染。她患有中度听力障碍,但她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阳光向上,通过积极努力成为班上的佼佼者,获得张自忠优秀奖学金,还在“中华魂”读书征文比赛中获重庆市二等奖、教育部三等奖。

在北碚区孩子身上,总能感受到他们自尊自强、热情大方、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朝阳小学两江校区丁木子不仅将义卖赚取的钱捐赠于沙坪坝敬老院,还曾为四川大凉山悬崖村的小朋友捐赠衣物图书玩具等。朝阳小学沈欣在疫情期间,画防疫宣传画张贴到小区的电梯间,帮助小区有困难的家庭买菜送药。两江名居第一小学周玲逸经常带领同学到校园内捡垃圾,为社区清扫,曾获评重庆市“体育道德风尚先进个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北碚区教委看来,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铸根立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为此,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采取“进课堂”“进活动”“进社会”这“三进”举措,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北碚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各校按要求开齐开足了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和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大力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水平,组织召开全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区教师进修学院制度化组织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专题教研和课堂竞赛等;各学科也充分挖掘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品德方面的内容,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北碚区以主题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在区内中小学广泛评选和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深入挖掘王朴、卢作孚、张自忠等人的爱国情怀和“红岩”精神,利用主题班会、朝会、主题演讲等形式以身边的红色事迹激励、教育、感染未成年人;大力开展“发倡议书、上专题课、发挥小手作用”等10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系列活动;采取主题班会、朝会、节日小报、民俗体验等形式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教育,坚持开展“碚城同读一本书”“童心画碚城”等特色活动;多样的主题德育活动体验滋养了学生生命的成长,有效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北碚区还充分借助家庭、社会,让孩子在广阔空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区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坚持举办“北碚家校共育名家大讲堂”“爸妈讲堂”“新家长养成计划”等家庭教育培训项目,开展全区家校共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大力提升家长家庭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与社会单位合作建设德育教育基地,目前区内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北碚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村及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和北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向全区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共同建设家校社德育网络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

进课堂、进活动、进社会,北碚区以“三进”举措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孩子在课堂学习中、活动体验中真知、真感、真成长,为人生扣好了第一粒扣子,助学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成长赋能 以课程开启更有质量的教育

2001年4月,北碚区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10年7,月北碚区率先实施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2013年12月成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北碚区江北中学《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研究校本课程建设与突破》和复兴小学《西部农村儿童线描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均获得一等奖。

“课程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中心环节,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北碚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几年间,北碚区一方面狠抓领导干部课程领导力建设,培养课程建设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优势资源加强课程建设,为孩子茁壮成长提供了优质的成长营养。

课程建设抓得好不好,关键还要靠学校“领头羊”的引领。为此,北碚区将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培养课程建设骨干力量作为课程建设的着力点,连续3年开展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党政干部专题培训。在培训资源的选择方面,优选汇聚了一批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和课程建设一线优秀实践者,通过引领讲座、双向设问、专题讨论、领悟汇报的“导、问、论、汇”培训模式,促使全体领导干部课程建设领导力得到明显提升,并能够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开发建设本校特色课程。

地域特色鲜明是北碚课程建设的显著特点。各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校一品”特色项目课程、非遗传承课程和社会研学课程等,现有大磨滩小学“气象科技”、三圣中学“根书”等科技、体育、艺术三大类共79个特色项目;传承童家溪王烧白、澄江渝派剪纸等本地“非遗”文化,建设39项“非遗”文化课程;结合区内卢作孚纪念馆等地域资源,建设了62个区、校级研学基地,创编《传颂家乡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等精品研学课程65门。

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北碚教育人抓住了教育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改革基本逻辑,才持续推动全区中小学扬起课改风帆,描绘出一道亮丽的课程建设北碚风景线。

多元成才 让素质教育花开遍地

今年6月29日,重庆市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举行。在颁奖典礼现场,市领导在听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汇报,不住地询问和点头赞许:“这个小伙子不错,是未来的科学家!”

“我们是朝阳学子,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住我们,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去年11月,2019-202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重庆站)拉开帷幕,Sunshine啦啦操代表队队员信心满满。最终,他们摘得了“公开少年混合组街舞自选”和“公开少年甲组花球规定”两个项目的冠军。同样奋进的西大附中女子足球队也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斩获全国冠军。

无论是怀揣着科技梦想,还是追求着艺术高度,北碚的孩子人人自信昂扬,茁壮成长。在北碚区看来,坚持全面发展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指向。北碚区着眼于“立德树人”及“五育并举”育人任务的落实,注重培养心态阳光、爱美健康、热爱劳动、乐于创新的时代新人,实现学生多姿多彩、多元个性的成才。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北碚区把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持抓硬件、抓队伍、抓课题,提高育人质量。

北碚区投入300多万元,在全区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六有”基础建设。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长期合作,建立“C-R”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体系,累计培训专、兼职心理教师900余人次,60余名教师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在全市率先成立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取得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市级重点课题13项,400多篇成果获全国、市级奖项。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升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碚区科学规划、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全区美育屡结硕果。

作为重庆市美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北碚区紧紧依靠西南大学美育中心,坚持将美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全市基础教育高地”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科学规划引领,夯实三项教育,培育三个品牌,创新三大机制,扎实推进“统筹城乡馆校联动大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全面建构学校美育工作新常态。美育工作在第三届全国美育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复兴小学农村儿童线描画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劳动教育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环节,北碚区采取主题引领、基地助力,评比促进等举措,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北碚区深入开展“值日成长劳动、家务孝亲劳动、公益志愿劳动、基地实践劳动”特色主题劳动教育,广泛建立家、校、社“快乐劳动吧”,各校累计开展四大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家务孝亲劳动100余批次。建设劳动教育特色基地40余个,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基地农业生产劳动教育。让学生传承传统劳动技艺,非遗特色劳动教育项目覆盖学生3000余人。建立健全区、校、班三级“快乐劳动小能手”评比表彰制度,目前全区已有3人获评市级“劳动小能手”。

值得一提的是,北碚区格外注重孩子创新素养的培养,出台《北碚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区级青辅协科学工作室、王朴中学创意制作工作室等3个区级科技特色岗位工作室,组建60余个科技社团开发实践课程,以此放飞孩子的科技梦。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及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方针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北碚区以责任和担当、智慧和情怀,为孩子打好了生命的底色,孕育出无限的精彩。

数说>>>

教师队伍

全区现有全国优秀及模范教师8人、正高级(研究员级)教师28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级名师37人、市特级教师21人、市优秀教师71人、市级骨干教师358人、市区级骨干校长35人、北碚名师159人、区级骨干教师748人。

特色发展

全区共有国家级体育特色学校30所,国家级、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特色学校6所,市级新时期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研究实验学校4所,市级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学校6所,市级科技特色学校4所,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32所,市级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学校6所。

科技硕果

获得亚洲机器人锦标赛金奖1个、银奖2个,全国奖项500余个,市级奖项2000余个;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12人,市长提名奖7人;全国优秀组织奖11次;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受理1000余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0余件。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