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市经济信息委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贯通山城”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宣贯会举行。
据介绍,标识解析体系伴随工业互联网整体推进已步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夯基架梁”工作基本完成,发展重点从“建”转到“用”上。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它主要包括标识编码和解析系统两大部分。标识编码就像是给每个物品发的“身份证”,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或者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给每个物品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而解析系统则是一个能够读取这些“身份证”信息的计算系统,可以看作是工业互联网的“大脑神经网络”。
有了这个“身份证”和对应的解析体系,无论是螺丝钉,还是整条生产线,它们的生产要素以及运转过程都能被转化为清晰、可理解的数据。
让设备都讲“普通话”
“标识解析就像一座桥梁,让设备都学会了讲‘普通话’,打破数据壁垒,通过‘一物一码’的方式,把产业链的上下游紧密地连接起来,让每个生产环节都不再是信息的‘孤岛’。这也是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石。”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重庆已经成功建立了22个二级节点,为通信、汽车、建材、医疗器械等12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持。这些标识已经深入到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6大环节的多个对象中,标识注册量达122.5亿,标识解析量达158.9亿。
“码”上做文章
《行动计划》指出,重庆标识解析体系发展重点正从“建设”转到“应用”。如何打开更多场景、用好标识解析?现场,多个优秀案例分享了他们的前沿探索。
“二级节点平台接入208家企业上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识赋码及标识解析均超过8亿。通过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应用,降低耗材成本3324余万元,提升工序效率60%。”重庆数字大足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足五金是传统产业,通过为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赋予唯一标识,实现了对物品的精准定位和追踪。对传统企业而言,最显著的感受是,成本降低,以小成本的切入数字化转型。
比如,某刀具企业采用传统的贴防伪标签的方式对产品进行防伪,不仅工序多,成本控制难。通过二级节点基础应用软件申码、赋码,用二维码来替代原来产品使用的防伪标签,实现成本的降低、产品附加价值增加的目的。
“从生产到消费积累的解析数据,也会让传统企业切身感受数字红利。”该负责人具体举例道,消费者可以通过刀上的二维码,也就是这把刀的唯一身份证,了解它的产品信息、加工工艺、质检报告等信息,同时,企业也会获悉解析带来的“大数据”,包括哪种类型的产品解析量大,各个区域细分偏好等,用于指导经营。
据介绍,植恩生物正探索新场景。具体为将用户ID作为唯一标识,串起智能马桶盖等设备,通过远程终端实时监控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对潜在健康风险做出提示和评估,让用户从事后的疾病治疗转向事前的健康管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随着标识解析应用的不断深入,不仅是企业、行业得到效率提升,最终作用力也反馈到消费者身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挖掘数据价值
“让数据流动起来,如珠串链,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为新时代新征程下的新重庆建设筑牢数字基石。”市经济信息委智能化处相关负责人指出,所谓的“贯通行动计划”,意在面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应用发展,利用标识渗透性强、兼容性高等优势,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在工业、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化应用,实现全产业链、供应链、各行业的贯通发展,深度推进新型工业化。
计划到2027年,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助力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西部运营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信通院将围绕标识解析体系和“星火链网”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功能,面向重点行业形成高质量数据集,深入挖掘标识数据价值,推动构建融合标识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据底座,打造基于标识的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化转型场景,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建设。
同时,布局融合工业互联网标识的产业数据服务中心,以场景化需求为导向,探索标识数据在算力、产业金融、元宇宙等领域应用,发展“产业+数据+服务”新模式,助力重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汪立东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标识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扩大标识体系规模,增强基础服务能力;二是打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发展模式;三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推动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化发展,加快以标识解析体系赋能千行百业,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