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溪三美小流域东溪段航拍图。(綦江区水土保持站供图)
近日,《2026年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县》名单正式出炉,綦江区成功入选全国试点县,成为全国10个试点县之一,也是重庆全市唯一入选区县,将获得0.8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据悉,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试点工作主要在治山治水、治河疏水、治污洁水、以水兴业5个方面,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河岸绿化、沟塘整治、“四旁”增绿、补植补种等水土保持措施,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并依托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条件,打造各具特色的小流域产业综合体。
綦江区水土保持站结合全区水土保持规划,在重点调查各街镇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等条件的基础上,从全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中,选取了綦盛永丰、四水绿城、玉篆人和、清水绿溪、山溪三美5条小流域纳入到此次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当中,涉及文龙、三江、通惠、隆盛、永新、篆塘、东溪、赶水、丁山等多个街镇。拟通过实施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文旅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农业与水土保持的一体化建设,推进“小流域+产业”的融合提升,惠及群众近万人,农民增产增收效益可显著提升。
近年来,綦江区从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监管、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2024年全区水土保持率达80.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9个百分点,且呈逐年递增趋势。2025年以1.377亿元的交易额,创造了中西部地区最大一笔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单,并获得了重庆首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贷款。
“十五五”期间,綦江区将建立“一系、三区、六地六型”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总体结合“綦江水系”的庞大水网和小流域分布,以城市城郊“四山四水一绿心”为基础、围绕城市品质,打造环状式水土保持生态维护区,以蒲河水系为纽带、围绕綦(江)万(盛)廊道,打造区域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以藻渡大型水库为原点、围绕藻渡河流域,打造开放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
同时,以各类生态保护地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型水土保持,以乡村振兴建设地为重点、实施产居融合型水土保持;以水土流失防治地为重点、实施减灾固土型水土保持,以特色农业发展地为重点、实施绿色产业型水土保持,以粮油作物种植地为重点、实施地力保护型水土保持,以城郊休闲目的地为重点、实施休闲农旅型水土保持,深入构建綦江区的全域水土保持工作格局。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