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公共服务

聚焦3大领域8个行为27种情形 川渝四地签订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协作协议

发布时间:2025-10-28 13:16
发布时间:2025-10-28 13:1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日,2025年川渝农业执法协作联席活动举行,活动中,重庆市渝北区、北碚区、长寿区、四川省邻水县签订《跨区域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协作协议》(下称《协议》)。

签约现场。记者 赵伟平 摄

据介绍,川渝毗邻地区存在管辖不明确、同案不同罚、类似违法行为执法标准不一,以及线索、案件移交移送配合不足、反馈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执法公信力受损,且难以形成跨区域执法合力,影响川渝毗邻地区的农业执法统一性和治理效果。

《协议》明确将聚焦流动式无证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兽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的违法活动、违反动物防疫法等相关规定非法调运动物及动物产品、违反长江十年禁渔规定的非法捕捞、收购、销售渔获物3大重点执法领域、8个高频违法行为和27种裁量情形,开展执法协作。

《协议》对执法协查与线索移交作了明确要求。比如,管辖原则:以属地管辖为主,涉渔案件适用“谁查获、谁处理”;协查机制:主办机构发《协查函》,协办机构5个工作日内启动并反馈;线索移交:3个工作日内完成移交,接收方5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结果。

此外,为了保证《协议》顺利推进,川渝两地将互派讲师、共享培训资料与案例库。同时在春耕、秋收、禁钓期等关键节点开展联合主题宣传,并建立跨区域案件会审机制。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协议》旨在做到“类案同罚”,实现同类案件处罚种类与幅度基本一致,确保执法公平,为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提供执法保障。

据悉,协作区域涵盖四区县的涉农乡镇、街道、高竹新区以及协商确定的毗邻区域。从即日起,《协议》有效期为5年。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