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忠县,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开港。通讯员 赵军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27日,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市民正在办理业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023年1月4日,荣昌国家高新区,一家为多个笔电品牌供应原料的工厂正加紧生产。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24日,重庆西站,旅客登上“复兴号”车厢,准备前往成都。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1月9日上午,北京西长安街11号,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年来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超过40家媒体的记者早早来到现场架起长枪短炮。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作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走过五年历程,进入积厚成势、整体跃升新阶段。
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各路媒体对双城经济圈建设充满好奇与期待。
有的着眼全局:五年来,国家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渝“双核”如何带动周边城市共同成长?
有的关注一域:川渝如何深化产业合作?在跨区域改革协作方面有什么做法?如何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面对记者们热情的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陈亚军,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新武,四川省副省长李文清,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一一作答。
8.6万亿元、548个港口、3.6万列、355项、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一组组数据铿锵有力,印证着双城经济圈天翻地覆的变化。
川渝高竹新区、“宽洪大量”文旅CP、铜钵河、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一个个故事生动鲜活,勾勒出拔节向上的“双城”形象。
一个锐意创新、活力四射、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双城经济圈,正阔步迈向新天地。
顶层设计持续发力
回望时间的足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2020年新年伊始,拉开序幕。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2年10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发布会上,陈亚军表示,五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与川渝两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压茬推进各项任务举措,扎实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编制出台一批重大规划。自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以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规划方案相继出台,“1+N”的规划体系全面形成。从重点领域看,相继出台综合交通运输等专项规划;从重点区域看,指导地方编制出台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两个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和“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两个总体方案。
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在交通领域,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川藏铁路,建成开通渝昆高铁渝宜段、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两地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3亿人次;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重庆新生港如期开港,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顺利通航。
在能源水利领域,加快建设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近五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川渝两地项目建设近4000亿元。
布局打造一批重要平台。推动在双城经济圈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两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集群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庆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动两地联手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泰、中越、中缅班列。
推进一批重大改革。推进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川渝高竹新区等省际毗邻地区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将两地纳入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动实施范围。
建立健全一套工作机制。把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两地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联合办公室、干部互派等机制,召开10次党政联席会议、设置22个联合专项工作组、选派501人次干部交流挂职。
川渝携手成绩斐然
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来谋划,五年来,双城经济圈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打造国家区域发展“第四极”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备受瞩目。特别是,重庆西扩、成都东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有哪些动作?
“近年来,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不断走深走实。”曹俊杰表示,共建综合交通枢纽按下快进键,两地机场强化协同运营、航线合作、航班衔接,两地公交、轨道“一卡通”“一码通”全面推广,成渝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数量增加到102对;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迈上新台阶,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两地汽车零部件全域配套率提升到80%;共建西部科学城跑出加速度,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联合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11项,成都生物券与重庆技术服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共享共用;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取得新突破,共同争取异地办理外债登记等4项试点获批,成为全国首个跨地区开展外债便利化试点的地区,两地企业登记金额超过244亿美元;共建现代化都市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成渝通办事项和便捷生活行动事项,2024年两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达到了317万人次,增长27%。
以“双城”为引领,当前,川渝正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陈亚军提出,“双城”引领不是一味要做大双城,而是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五年来,重庆、成都宜居和韧性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在“双圈”方面,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同城化水平不断提高。从通勤圈看,璧山至铜梁等一批市域(郊)铁路建成通车,“双城”间火车日均客流达到7万人次;从产业圈看,重庆支持渝西地区先进制造业跨越发展,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三大产业带初步形成;从生活圈看,重庆和广安31项事项实现通办,都市圈内住院、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
在“两翼”方面,从北翼看,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稳步推进,万达开共同培育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从南翼看,川南、渝西探索建立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协调机制,泸州、永川、江津在汽摩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格局的优化,有效助推川渝深化产业合作。
“当前,‘川渝造’已成为中国制造响当当的名片。”李文清介绍,成渝地区已成为全球前十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都出自川渝;汇聚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超2000家,全国每7台汽车有一台产自川渝、超过1/5的动力电池实现“川渝造”;腾讯等众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落户川渝,两省市工业互联网标识累计注册量、解析量均突破380亿个(次)。
激发新质生产力,也成为川渝携手共进的主攻方向。
陈亚军表示,近年来,川渝提速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新布局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累计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257个,已汇聚高新技术企业2.7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两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7万亿、1.2万亿、1.1万亿元。
经济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的同时,改革开放因子正在巴蜀大地喷涌而出。
“五年来,川渝联动实施了197项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跨区域协作样板。”陈新武提出。
比如,川渝深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其中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被赋予行政主体资格,率先打造一体化运行的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统一79项税费政策。
又如,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川渝已实现毗邻地区公平竞争交叉审查、互评政策措施626件;建成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22条,每天两地间人员往来超过100万人次;川渝互访游客每年超过1亿人次,带动全国超过10亿人次来川渝畅游。
改革的厚积薄发,也带动了开放的阔步前行。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就是助力川渝跻身开放前沿的重要支点。“七年多来,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与沿线省区市一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陈新武表示。
截至2024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班列达到1.5万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接近1900列,跨境公路班车超过2.2万车次,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48个港口,拓展“北货南下”通道,打破“西货东出”格局。发展通道经济,到2024年底,已经累计运输货物82.6万标箱、货值超过1400亿元,货物品类从最开始的80多种增加到1160多种,“渝车出海”远销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1—11月重庆市汽车出口43.5万辆、增长3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2万辆、增长了1.5倍。
推进改革创新,探索铁海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实现物流运输“一次委托、一次付费”“全程不开箱”,通道综合物流成本较开行之初下降了10%以上。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也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落脚点。
“近年来,川渝正携手共建民生的‘幸福圈’。”李文清表示,聚焦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川渝推动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川渝段建成通车,成渝之间9分钟开行一列高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
此外,两省市共同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2300家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61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两省市互相增投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累计超过18万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65个优势学科结对共建“双一流”学科,推进教育协同发展。
环境也是民生。陈新武介绍,五年来,川渝一共签订落实了131项生态环保合作协议,一体推进美丽川渝建设。
比如,川渝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制办公室,携手治理81条跨界河流,长江干流川渝段国控断面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其中,两省市落实6亿多元、实施57个项目,让曾经污水横流的铜钵河生态焕然一新。
同时,川渝协同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超过1300万亩,提前1年完成了1.5万艘渔船、2.7万名渔民退捕上岸任务,长江干流重庆段监测鱼类较禁捕以前增加一倍以上。
此外,川渝还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共建“无废城市”,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9000万吨,合力建设成渝“氢走廊”,已有10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运营,氢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并肩共赴下个五年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下一个5年,川渝如何进一步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发布会上,这也成为各大媒体追问的热点。
对此,从国家层面到川渝两地都有着清晰的规划。
陈亚军透露,国家发改委将结合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适时启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起草工作,谋划一批战略任务、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再上新台阶。
其次,国家还将推动重庆、成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双城经济圈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等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引领带动,不断提高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
同时,国家还将持续加大政策赋能,支持两省市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再加力,在共同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再加力,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上再加力,增添创新创造动力和活力。
陈新武则表示,川渝将共同推动国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优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建设“数字成渝”,联手打造一批具有川渝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重庆将承办世界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重庆将以此为契机,会同四川一体推进“九治”,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共同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开发,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
此外,重庆还将联手四川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综合服务的“软联通”,做大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协同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深化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带动西部地区加速高水平开放。
李文清提出,川渝将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共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核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为提升成渝地区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全局分量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川渝还将持续深化便捷生活行动,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教育、打造健康共同体、营造就业创业环境等,打造“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双城经济圈,让广大群众享有双倍便利、收获双倍成果。
曹俊杰说,以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为新的起点,成都将携手重庆加快成渝直联直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推进科创资源共享共用,共促金融改革措施同等适用,持续提升双核辐射力、带动力,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