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数字重庆建设>赋能高效能治理>城市治理>安全风险管控

应对“烤”验有“凉”策 两江新区“数治”战高温

发布时间:2025-08-08 16:21
发布时间:2025-08-08 16:2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烈日炙烤、溺水风险高、电网负荷飙升……极端高温频频“烤”验城市治理韧性。8月7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依托数字重庆建设,两江新区推出一系列“凉策”,为城市安全撑起科技“遮阳伞”。

“驾驶舱”统全局

在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简称“两江新区治理中心”),大屏幕上数据跃动,这里正是迎战高温的“智慧大脑”。

“中心统筹全区力量打造权责清晰、多跨协同、平战结合、反应迅速的工作格局。”两江新区治理中心工作人员刘臻介绍。

依托“驾驶舱”与海量感知设备,平台对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等指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预警,并全量承接“高楼消防”“危岩地灾”等100余个市级应用驾驶舱,实现对电力、市政、消防等跨部门数据“一网归集、共享联动”。

为了确保应对高效,两江新区治理中心创新构建“四项工作机制+三项管理制度”,推动城管、应急、公安、消防等核心部门指挥员常态入驻,7个业务系统与2条专网同步接入。一旦突发险情,指令通过覆盖全区的35个视联网点位直达一线,千余名网格员即时响应,高清音视频调度系统让现场态势“一屏直击”。

“黑科技”守水域

重庆两江环抱,水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

“水深危险,请市民朋友不要靠近深水区,立刻返回岸上!”近日,在嘉陵江凤朝渡口,一场科技防汛演练正在上演:无人机盘旋升空,高清镜头锁定靠近深水区的市民,高音喇叭随即发出智能劝导。

两江新区城管局这套“无人机+高音喇叭”立体巡查系统,让劝导效率与覆盖面倍增。两江新区还协同江北、渝中、南岸、沙坪坝等地建立江岸线跨区联合巡查机制,打造覆盖沿江区域的无人机智能预警平台,依托14架无人机开展24小时智能巡检预警,实现对违规下河、游泳溺水等隐患苗头早发现早治理。

两江新区肖家河流域内,一艘SU20智能无人船正劈波斩浪。它集水质监测、流速测量、水下地形测绘于一身——搭载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可瞬时呈现流量数据,使地层构造清晰成像,并实时传回地貌影像。

智能无人船实时监测水域。两江新区城管局供图

全流程数据“即采即得”,让水环境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在两江新区城管局的统筹指导下,重庆美丽两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构建全周期、智能化的流域运维体系,积极探索智能化、无人化解决方案,实现由“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控”的跨越。

“无人船与无人机协同,构建了水域立体监控网。”两江新区城管局水利水务组现场负责人唐伟表示,从风险预警到生态监测,科技防线正为市民亲水安全与河湖健康提供双重保障。

“智慧电”护清凉

高温下,电力保供牵动千家万户。

柏林变电站周围涉及有众多楼宇、核心商圈、交通枢纽等,是两江新区照母山片区的电力“心脏”之一,电力巡线任务艰巨。

迎峰度夏期间,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变电站智巡系统通过高清视频和数字化表计远程持续动态跟踪设备状态,人员效率大幅提升,设备状态的管控更加精细化。在智能化手段提升效率的基础上,运维人员则有更多精力聚焦系统预警的关键点位,进行精准复核,弥补机器对复杂场景的判断局限。

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员工正在使用通讯光缆自动成图系统进行数据校核。钟雪 摄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直面用电激增挑战,构建起“全面感知、精准预测、智能调控、协同响应”的数字化保电体系。

遍布电网的智能传感终端全天候采集关键运行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公司能精准预判负荷高峰与风险点,实现“先知先觉”。一旦发现隐患,系统可智能调控电网负荷,优化运行方式,保障供电稳定。

此外,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负荷看板”,还能将核心监控数据和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运维人员手机,确保随时随地“看得清、控得住”,响应处置更迅捷。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