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数字重庆建设>赋能高效能治理>城市治理>城市运营维护

擦亮山水公园湿地城市名片 开州 聚力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0
发布时间:2025-04-23 16:4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开州城市全貌 摄/王晓宇

滨湖公园

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小微停车场

连绵起伏的山峦、鳞次栉比的高楼、色彩缤纷的彩林、澄明如镜的汉丰湖……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绝美画卷,彰显出开州山水公园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年来,开州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现人居环境、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以城带乡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治理,公共服务提质扩面,城市治理与数字重庆建设双向赋能,书写城乡治理新篇章。

城市更新 打造高颜值环境高品质生活

春柳拂堤岸,夏荷戏水鸳,秋林穿舟影,冬鸟宿湖山……走进环汉丰湖马拉松道(以下简称“环汉丰湖马道”),市民也许会有种进入了森林的错觉,前来锻炼休憩的市民偶尔还能一睹白鹭掠过芦苇荡。

今年1月26日,总长46公里的环汉丰湖马道全线贯通。作为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工程,环汉丰湖马道开工以来备受市民关注,当天贯通的消息便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外地的骑行、跑步爱好者相约一起来开州领略环湖马拉松道的独特魅力。

江西汉子姚冬平2011年来开州工作,从此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环汉丰湖马道全线贯通让他欣喜不已。“我可以骑自行车上班了。”姚冬平的骑行路线是从四季丰泰小区门口出发,沿着环汉丰湖马道一路骑行至镇东街道的寻盛桥,再拐上北环路,最终抵达丰乐街道,全程只要30多分钟。

“上班骑车,下班我也喜欢去汉丰湖骑行。”姚冬平发现,现在环汉丰湖的骑友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好,路况也越来越好。通过骑行,姚冬平的体重由150斤减至标准体重130斤,对他而言绿色低碳的出行,健康的运动方式就是高品质的生活。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一年来,开州区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增效,具体包括推进“路平整治”“增绿添园”行动。2024年开州区实施城区重点区域修复补植,3个新建区域行道树补栽,绿化修复南山裸岩地、林间裸露空地约1.5万平方米,南山生态公园绿道延伸3公里。创建区级无废公园5个、市级无废公园2个,建成口袋公园3个(总绿化面积约8000平方米),滨湖公园(云枫段)香樟林下和滨湖公园(故城段)完成适老适儿改造。

“以前走在小区里,随时都要仰头看,生怕外墙瓷砖脱落砸到头上,哪有现在这么放心嘛。”4月18日,文峰街道天鹅湖社区稷香苑小区居民张天桂带着孙子,悠闲地在小区散步。

去年,稷香苑小区开展了城市更新,当地街道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列出来一连串改造清单,4个月时间便宣告更新完成——下水道不堵了,进出口通畅了,车辆停放规范了,遇事有地方协商了……经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小区环境更加优美。许多居民与张天桂一样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开州区围绕“山水公园城市”定位,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共计完成71个老旧小区改造、17个片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流程再造 办理政审证明“最多跑一次”

“我要去外地一个大型央企面试,但企业的要求比较严格,户籍所在地要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以前要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但马上就要面试了,心头很焦虑。”这是居住在开州的市民连安曾经的担心,但4月17日他来到开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通过“政审证明出具一件事”应用,1小时之内就开具了无犯罪记录证明,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据了解,2025年2月,开州区开发“政审证明出具一件事”应用,破解群众办理政审证明多头跑、资料重复提交、办理时间长等难题。“应用运行以来,平均办结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以内,效率提升80%,还获公安部改革创新优秀奖。”开州区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科长陈文武介绍说。

办结时间缩短,源于办理流程的改革。

“我们明确各部门政审材料办理流程,建立‘6+X’办理机制,将需要办理的业务信息同步推送到公安、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组织部、政法委六个固定查询部门,根据不同政审场景确定X个协同查询单位,整个办理流程由逐个单位‘线下跑’重塑为多个部门线上‘同时办’。”陈文武介绍,与原流程相比有三个优化:统一使用由某一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其他部门不再重复要求群众提交,减少群众办事成本;人为干预现象减少,伪造文件现象“零”发生;对即将超期的政审证明办理任务进行自动预警提醒,确保办理人员及时处理。

服务改进一小步,便民惠企迈出一大步。“政审证明出具一件事”应用是开州区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的缩影。近年来,开州区将多部门相关联、办理频率高的多个“单项事”,组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以前新生儿上户口要跑派出所、医保局这些单位,来回要跑很多趟,很耽误时间。现在就跑了一趟政务服务中心,就把所有事情都办了,挺方便的。”在开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李方舟不到半个小时就为女儿上了户口,医保、社保等证件办理的所有手续一趟办理,效率让他竖起大拇指。

除了便民服务,开州区也在努力探索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一进办税厅,就有导税员将我们引至‘开业第一课’辅导区,观看相关课程,让我们详细了解了新办企业涉及的税费事项及办理流程。”近日,重庆鑫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办税人员张晶前往开州区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业务,对这份“大礼包”赞不绝口。

“课程教我们怎么办税,还有税务人员给我们解答疑问。我们现在刚开业,正需要了解这些。”张晶表示很有收获。

此外,原来需要跑多个部门办理的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公积金账户设立、银行开户六项业务整合集成到开州区“开办企业一网通”,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创业者们只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开办企业事项的申请,同时全环节一日办结,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开办企业全部业务。”开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专项行动 破解“顽疾”城乡环境大变样

2024年12月25日,开州区城乡治理“四大专项行动”现场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市民发现身边的环境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文峰街道南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开展城区环境卫生治理,主要清理楼道杂物。

“我们提前做好工作,别让居民们觉得咱们是突然袭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负责人谭晶提到,“我们先在居民微信群里发个通知,向居民解释楼道堆放杂物的危害,让大家有个准备。”

谭晶带领着志愿者们,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各个小区、楼院。他们手持清洁工具,逐层检查楼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对有归属人的车辆、杂物,和居民解释沟通并引导其限时自行清理;对没有归属人的乱堆乱放物品进行集中清理,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

在镇东街道镇东社区,社区网格员杨晓梅针对辖区未按规定停放的车辆,及时联系车主进行沟通,劝导车主将车辆挪到停车线内。对无法联系的车主,在其车辆上张贴规范停车“温馨提示”标语。

“我们正在开展清停治乱专项行动,向小区居民发放文明停车倡议书,倡导大家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堵塞出入口。”杨晓梅表示,对小区周围占道经营的商贩进行口头宣传,合理引导流动摊位,对占用公共停车位的商铺进行纠劝,对乱停乱放的车辆驾驶人进行警告教育。

在开州区南雅镇,镇村干部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场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党员群众手持火钳、垃圾袋、剪刀等工具,细致清理主干道路、河涌两岸等重点区域垃圾。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不留“死角”。

工作人员还通过流动宣传车的大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页、入户走访以及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全方位向群众普及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让专项行动成为常态化的举措。

“城市规模在扩展,城市的品质还需要提升,之前管理的精细度不够,远处比近处好看,晚上比白天好看,主干道比背街小巷好看,城市比农村好看。”开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好城乡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是创造区域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从去年起,开州区正实施清停治乱、城市设施安全运行治理、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场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四大专项行动”,通过3年时间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以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 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

“才发的消息,不到30分钟就清理完了,有了网格群和网格员,办事效率就是高!”“太好了!清理完了我就不担心瓷砖掉落影响安全了。”

前不久,文峰社区第二网格群里有居民反映,居民楼瓷砖掉落,安全隐患较大。网格员李小英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将图文资料上传至141基层智治平台,指挥中心迅速安排应急管理岗、城市管理岗工作人员到达现场,经过认真研判、精准施策,及时清理部分松动瓷砖,并拆除周边破损广告,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解决后,李小英将现场图片传回了网格群引起大家的称赞。

在云枫街道寨子坪社区,居民何宝成通过手机小程序反映小区旁下水道堵塞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向辖区网格员发出“及时解决”的指令。网格员随即调取监控视频,核实情况后联系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疏通。

一年来,开州区将治理的触角拓展至基层网格“神经末梢”,数字赋能则是开州区解锁基层治理的“密码”。

“开州区40个乡镇街道按要求,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建在机关办公楼内,合理配备电脑、办公指挥座席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具备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等中枢功能。”开州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曹青宇介绍说,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运行以来,各乡镇街道贯通融通更加顺畅,横向沟通多了、纵向层级少了;干部响应回应更加迅速,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

“干部职工逐步转变思维方式,习惯通过线上处理日常工作。群众办事思维也从原来的习惯于找基层党组织书记、乡镇街道领导逐渐转变为有事直接找身边的网格员。”曹青宇说。

一年来,开州区推进城市治理与数字重庆建设双向赋能,统筹设施运行板块建设,贯通60个闭环处置流程事件,覆盖31个子跑道、覆盖率达100%;承接贯通市级重大应用53个,公共数据编目归集3457类4000余万条,数据治理合格率100%;承接453类体征指标,对21万余个感知设备进行编目,其中接入20.7万个。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