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超大山地城市,桥隧是城市运行的‘咽喉、命脉’。”在10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曹阳表示,面对桥隧设施量多面广、结构类型复杂、服役年限增长等多重挑战,重庆紧扣数智赋能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高效推进城市桥隧、道路分级管控和多规合一等重点任务,迭代升级“水电气讯路桥隧轨”数字孪生系统,为全市2800余座城市桥隧、中心城区300余处城市道路占挖围挡等建立“责任标签”,有效破解了实施主体分散、责任不清、监管盲区等痛点难点。

10月13日,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曹阳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李雨恒 摄
数字技术已成为桥隧治理的“硬核支撑”。“我们着力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物联感知网络,在桥隧重要截面安装多种类型传感器,部署无人机自动巡弋、机器人定期探查,为桥隧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实现对桥隧病害的毫米级捕捉与实时回传。”曹阳介绍,目前第一批8348个传感设备已接入“桥隧智慧管理”应用,开展实时监测。目前,全市城市桥隧视频监控覆盖率从40%上升至75%。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政务・桥隧智慧管理”应用已投入使用,214座重点桥梁、77座重点隧道实现智慧监测,中心城区跨江大桥结构监测覆盖率达85%,年底将升至92%,基本形成“巡—检—养—维”的全量闭环智控体系。该系统自上线以来已闭环处置工单10万余件。
曹阳说,桥隧预警信息能实时同步至市民导航APP,内涝时自动联动信号灯禁行、施工时提前提醒避让;通过赋码管理方式,给占用城市道路的施工围挡设置了“二维码电子身份证”,市民扫码即可查看项目实施单位、占挖时段、占挖范围等信息。
“我们正加快推动‘政务·桥隧智慧管理’应用与渝快办端贯通。届时,市民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反馈身边安全隐患,人人都可成为城市‘安全监督员’。”曹阳说。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