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全域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先手棋”。下好“先手棋”,才能在未来争得一席之地。迈出这一步,重庆不可谓不快。这片大地,是中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截至目前,重庆数字赋能指数,已达到87.6%,位居西部第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赛迪顾问”,发布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榜”和“活力榜”,重庆分列“前十”和“前三”。
新年伊始,重庆召开“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数字化”进程再度加速。我们也将从更多细微处,看到“未来城市”的模样。今日聚焦,由此展开。
重庆地形地貌复杂,超过七成以上是山地。洪崖洞、轻轨站、十八梯、过江索道······让重庆独具辨识度的城市风貌,频频引爆社交媒体。这座城市最迷人的地方,不只是大家看见的这些风景。在另一面,数字浪潮中的弄潮儿,也是重庆鲜明的城市标签。
在长江入渝第一站江津区,设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久前,江津几江街道收到预警:在禁渔水域,发现违禁垂钓。指挥中心一分钟完成调度,执法人员五分钟抵达现场,十分钟初步处置完成。作出及时反应的,是AI预警系统。人防、物防、技防融合调度,办理案件时限平均缩短40%。
AI大模型应用场景,还可以赋能社区管理。重庆高新区西永街道近期开发上线了“AI网格员”,24小时在社区微信群,解答群众的在线提问。
城市全域数字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重庆已建构覆盖方方面面的数字化城市治理体系,当前,正锚定“2025年形成基本能力”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能力。
开年第一场数字重庆的推进会,“主轴”成为了关键词。何为“主轴”?承接动力的核心。数字重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轴”传动,带动整个系统运转。搭建牢固的“主轴”、从“主轴”发力,将形成数字重庆的基本能力。
以“1361”体系为例:“1”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看的是支撑能力。“3”指: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考验各中心之间“贯通”和综合“实战”的能力;“6”是“六大应用系统”,需要机制体制不断变革重塑;还有一个“1”指:基层智治体系,检验的是第一线的实战能力。一个超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会有一番“大动作”。
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也在不断巨变,人多了、车多了,伴随着繁华,喧嚣也多了……城市高速“生长”,必然也会遇上不断“增项”的问题清单。其中,“城市韧性”近两年被反复提及。对于重庆这座“全世界建于‘平行岭谷’上最大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也须“更进一步”。
这是近期的一场实战演习,模拟:长江巫峡段发生危岩垮塌风险。通过“可视长江系统”和“重庆海事智慧管理系统”的预警和分析,很快判定了风险等级,划定了电子围栏,对地灾危险水域实施了管制,应急队伍和支援力量也快速赶到了现场,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这样的数字化,正在城市里全域铺开。步行街上的窨井盖,上网上云,一旦缺失,网络端就会收到预警。化粪池安装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有害气体的浓度。跨江大桥上,智慧应用系统监测着位移数据。森林防火,丝毫不“打瞌睡”,湿度、风向、可燃物等,全部纳入监测,防火无人机巡山,可观察到微小火情。
这些数据,全都接入了重庆的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把整座城市纳入一张多跨协同的数字化智慧网络。城市有多“聪明”,生活就有多美好。
“多跨协同”的城市治理体系,只是“初试牛刀”。随着城市的全域数字化,数字技术正在渗透至各个领域,推动的是全社会的全面协同,最终,落脚于经济的繁荣、发展的活力。
重庆正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城市的数字底座,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描绘超大城市的未来画卷。重庆的目标是,到2027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引擎”。
走进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5000多家软信企业“抱团”发展,活力迸发。在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广域铭岛,工程师正在对一套超融合工作站进行迭代升级,这套系统,实现了生产核心环节的智慧管理。凭借强大的赋能效果,目前已在上百家制造企业落地应用。
城市综合实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数字经济,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根据《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报告(2023)》:中国数字经济的总量居世界第二,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1.5%。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已超过45%。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这是信息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跑得快的,都是未来赛道的尖子生。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重庆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在超级工厂里,数百台机器人,不到2分钟就能焊接一台汽车底盘。生产外饰的配套企业,8台机器人协作,72秒就可喷涂3套保险杠。未来产业领跑的标准,是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完成从0到1、再到N的进化。当城市走向全域数字化,所有关于未来的梦想,已放在了眼前、触之可及,并正在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数字重庆”建设,如何打造更多“有辨识度”的亮点?
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然看来,城市全域数字化,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两者的实现路径有一个共同点:都须从“因地制宜”出发。“数字重庆”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亮点时,要充分依托重庆的城市特色、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重庆可以从“四侧融通”、“四链融合”以及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等方面寻找新动力,推动政府、产业、社会、企业四侧之间的融通和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推动数字化技术的不断突破;完善产业链布局,形成数字化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民众满意度,提高城市应急管理和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建设智慧城市,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也是一个变革时代。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时代竞争中的“胜负手”,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期待,期待生活向好、期待科技向善、期待城市向新。变革没有“完成时”。未来,还有太多梦想,有待照进现实。城市也将在不断“进阶”中,回应人们心之所愿。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