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文化>文化 > 资讯动态

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明天启动 600余项“科普大餐”邀市民来打卡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0
发布时间:2023-05-19 16:3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5月18日,市科技局发布消息称,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20日(本周六)正式启动,持续至5月31日。届时,全市将推出600余项“科普大餐”,邀市民前往打卡。

2023年重庆市科技活动周科技资源开放信息

200余项科技创新和科普成果集中展出

据介绍,今年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旨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启动仪式将于5月20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举行,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协、市社科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现场将为新命名的重庆市科普基地授牌,为“第十届重庆十佳科普使者”颁奖,并为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颁发证书。

主场展览活动将于5月20日至22日在熙街广场举行,现场将设置创新文化区、青少年科技博览区、科技前沿区、美好生活区、生命健康区、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区、城市科学秀路演区7大板块,共50余个展位,以互动体验形式集中展出20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普成果。

“航天科技成果是本次主场展览活动的一大亮点。”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在全社会掀起了“航天热”。为此,在本次主场展览活动中,重庆航天科创科普基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科普基地、萝卜村机器人教育体验中心等多家市级科普基地将带来航天“黑科技”。被称作“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送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上天的长征七号火箭、“两弹一星”及导弹发射车……一系列展品集中亮相,让航天迷们大饱眼福。同时,现场还将开展“共建太空家园”主题科普活动,让青少年“变身”小小航天员、太空建造师和宇宙小卫士,在游戏体验中了解航天知识,感受航天文化。

创新文化是滋养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根基和土壤。本次主场展览活动首次设置创新文化区,以“创新的步伐”为主题打造科技创新文化墙,让观众可以搭乘“时光机”,沿着历史的脉络,追寻重庆深厚的创新文化底蕴,感受一代代科技人员矢志报国、胸怀天下,在科学实践中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了解不同时期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

此外,主场展览活动还将结合社会热点,贴近市民生活,展示市场监管、应急安全、消防安全、绿色生态、国门生物安全、重庆特色生物资源、生命健康、乡村振兴等科技创新和科普成果,让市民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将整合媒体平台资源,搭建科技活动周“云展厅”,通过“报、网、微、端、屏”全媒体矩阵,让市民足不出户也可以“云端”看展。

同时,市民还可以参与全民科普知识挑战赛,通过线上答题学习科技创新和科普政策法规、科技活动周背景知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公共卫生、防灾减灾、国家安全、生态环保、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科学常识。

130余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普基地对外开放

据了解,为积极发挥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在科学知识普及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活动周期间将举办科技创新资源开放活动和科普基地开放活动。

其中,我市90家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将面向公众开放,并开展趣味科普体验活动,充分展示实验室建设发展成就,提升实验室公众影响力,增强公众科技创新意识。

比如,依托西南大学建设的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带领公众参观工作空间、室内测试分析系统、综合观测试验场等,探寻金佛山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将以纳米发电机为主题,让公众认识什么是摩擦纳米发电机,以及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市妇幼保健院人类胚胎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将开展《我是从哪儿来的?》科普讲座,带领公众了解“人类生命奇迹”,并邀请青少年参与“小医生”职业体验活动。

与此同时,40余家市级科普基地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开放活动,比如,重庆动物园将举办“我爱国宝大熊猫”研学活动,带领公众探访“熊猫之家”,与动物界的“顶流”近距离接触,并参与“我画大熊猫”“大熊猫真厉害”“偶遇大熊猫”等互动体验。重庆园博园将举办“一园知匠心”微打卡活动,让公众在打卡过程中了解园林艺术中框景、借景的特点,并通过园林建筑拼图、榫卯、鲁班锁等游戏体验,感受园林建筑艺术之美。

夜探博物馆、科技馆 开启沉浸式科普之旅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白天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是常事,那么,夜探博物馆、科技馆,又会是怎样的体验?

据介绍,“科学之夜”是科技活动周的品牌科普活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科技馆将在夜间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和展示手段,推出多项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亲子科学嘉年华活动,为公众开启不一样的沉浸式科普之旅。

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推出“陶俑们的悄悄话”活动,将通过汉服展示、汉服体验、“投壶”游戏、“汉代故事画像砖”拼图游戏等活动,让公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之美,了解古代儒士生活的特征。

重庆自然博物馆将推出“众生的地球”活动,让小朋友们化身“自然科学小侦探”,跟随科普辅导员展开一场探究式学习,揭开地球的奥秘及远古生物恐龙的神秘面纱,并参与“地球仪DIY”“变身霸王龙”等亲子活动,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重庆科技馆将推出“搭乘时光机,夜游科技馆”活动,通过展品体验、展览展示、科学表演、互动游戏、特效观影、天文知识讲座及星空观测等形式,让观众“手持时光通行证”,在穿梭时间长廊中畅玩科学,领略科学的奇妙。

另据了解,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将广泛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面向基层的特色科普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全民科普的热潮。

据悉,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已连续举办22年,成为我市公众参与度最高、范围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品牌科普活动,累计开展各类特色科普活动超过1.3万项,参与人数超7000万人次,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