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交通>交通资讯

重庆完成75个轨道站点改造提升 惠及群众约85.7万人

发布时间:2025-09-26 16:10
发布时间:2025-09-26 16: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金伟回答记者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在9月26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上,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金伟介绍,“十四五”期间,重庆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便捷市民交通出行。

在中心城区对外出行方面。规划形成轨道串起生活圈、高铁拉近城市圈、飞机联通全球圈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下飞机、乘轨道、上高铁无缝衔接。明年,轨道24号线开通后,中心城区各主要高铁站、机场可实现至少2条轨道接入,极大方便市民快速换乘。以江北国际机场为例,目前有轨道交通3号线、10号线接入,平均每4位旅客就有1位会选择轨道出行,换乘时间不超过5分钟,未来还有15号线接入,将进一步提升机场交通便捷性。

在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方面。重庆规划构建了“八横七纵多联络”快速路网和“纵横网格”主干路网。“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规划新增、优化了金渝大道东延伸线等5条快速路和11处主干路,强化了对大学城、照母山、龙盛等城市组团重点片区的快捷交通服务。比如,土主隧道、礼嘉大桥开通后,大学城至礼嘉片区行程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同时,规划优化次支道路,其承担车流量占比较“十三五”末提升20%,让市民出行有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方面。“十四五”期间,规划落地的运营线路由9条增至12条,初步构建了“环射+纵横”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解决部分轨道站点步行到达不方便问题,依托大数据精准识别,提出109个轨道站点的步行便捷性提升规划方案,统筹实施新增梯道、垂直电梯等“小工程、微改造”,目前已完成75个轨道站点改造提升,惠及群众约85.7万人。以九龙坡区谢家湾站为例,谢家湾站与黄杨路片区多个居住区之间有50米以上地形高差,改造前居民需要绕行1.5公里,改造后,步行时间由30分钟缩减至15分钟以内,提升了片区4万多居民的出行便捷度。

在中心城区慢行系统方面。“十四五”期间,重庆聚焦群众步行需求,积极规划实施山城步道网络约800公里,持续开展人行道空间优化工作,着力保障慢行系统空间与品质。以嘉滨路洪崖洞段为例,外侧人行道原宽度仅2.5米,通行拥挤,观景体验差,通过合理压缩车道宽度,增加慢行空间,人行道宽度拓展至5.5米,新增约1500平方米观景空间,用宠粉行动,换游客点赞。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