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交通>交通资讯

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重庆城市交通筑就“1小时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14 11:23
发布时间:2025-10-14 11: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作为山城,地形特殊,请问“十四五”期间在突破地理限制、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上,有哪些创新和亮点呢?

在今(13)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委副主任郝祎进行了介绍。

10月13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举行,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郝祎介绍,重庆紧扣“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塑造多层次的立体交通,努力改变山城的时空格局,让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货物运输从“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变。

人行方面,“从近及远”打造便捷绿色的出行服务体系。

“近”至通勤,城市交通筑就“1小时生活”。“公交上的生活圈”全面形成,“快干支微”网络更加完善,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首创小巷公交,开行通学公交、健康专线。“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构建,运营里程567公里,最高日客流量615万人次,涌现“单轨穿楼”等一批网红热点打卡地。巡游与网约出租车融合发展,让“打车难”成为历史。敬老卡全市通用,“渝快码”一码通乘,每天超1000万人次公共交通出行,1小时优惠换乘为市民每年节约8亿元。

“中”达双圈,市域基本实现“2小时畅达”。成渝两地公共交通卡码互认,跨省公交开行26条,铁路年发送量超3300万人次。公交化列车覆盖32个区县,“高铁+高速”基本实现市域2小时畅行。开行定制客运313条,实施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及运营538条。农村客运村村通,每年补贴超2亿元。

“远”及全国,对外交通凸显“国际枢纽”。新建成高铁517公里,旅客年发送量突破1亿人次。随着郑万、渝厦等高铁开通,重庆至北、上、鄂、湘时间节省1小时以上。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7位,通达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

货运方面,“从宏观到微观”打造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宏观布局,通道物流拓展开放格局。打造链接欧亚大陆、贯通“欧洲-中国-东盟”3大市场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较2020年翻3番,中欧班列(成渝)率先突破2万列,中蒙俄班列运输超14.7万标箱,重庆水路货运量超2亿吨,周边地区货物经重庆港中转比重超50%。

中坚骨架,干线运输增强辐射带动。创新“千里轻舟”货运班轮,物流成本降低25%。开行渝深铁路班列、渝郑双向高铁货运列车,全市铁路货运年到发量近1亿吨。实施鲜活农产品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年优惠通行费超20亿元。

末端循环,农村物流覆盖直达村镇。打造“邮运通”品牌,建成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675个,“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最初和最后一公里。打造“无人机+货运专机”空空联运、快递无人车投递等新业态,运输时效大幅提升。

结构调整,降本增效赋能现代物流。打造“水运重庆”,2024年铁水联运量2280万吨、较“十三五”末增长11.8%。打造典型示范,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2个市级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创新推进江海直达、水水中转,多式联运“一箱制”“一单制”提级增效。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