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当地时间10月1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简称ITA)公布了第11届隧道奖获奖名单,“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红岩村站工程”从众多国际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2025年度最佳项目奖(工程投资≤1亿欧元)”金奖。
图/重庆交通开投
据了解,ITA作为全球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公认的最高权威机构,其创立的ITA隧道奖历经十届发展,已成为行业至高荣誉,被誉作全球隧道界的“奥斯卡”奖。获得该奖项,意味着项目跻身全球隧道工程典范之列,代表着国际行业权威的全面认可,对推动技术演进、制定行业标准具有深远影响。
红岩村站,被称作中国最深地铁站,在这里能够看到红岩主题壁画,体验重庆最凉快的地铁口,还能跑一跑地铁垂直马拉松,作为重庆轨道交通众多车站的一员,红岩村站到底有多牛?一起来看看。
创下国内地铁出入口高差之最
9号线红岩村站位于渝中区与沙坪坝区交界处,车站2号出入口位于下土湾路,4号出入口位于经纬大道,两个出入口一个在山脚,一个在山顶,垂直高差达141米,相当于48层楼,创下国内地铁出入口高差之最。
从站台到4号出入口,需要通过8段电扶梯;如果从2号出入口到4号出入口,则需要通过10段电扶梯。
传统地下车站在修建时需先挖一个施工通道,项目完工后再将其回填,这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而红岩村站在设计、修建时,将施工通道与2号出入口统筹设计,节省独立施工通道建设及回填成本超2000万元,缩短工期近1年。
此外,4号出入口通道长约340米、坡度达27~30度,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针对性研发了适配大坡度的运输机械、优化分层分段开挖方案等。相关经验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超长、超陡通道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建成全国首个高速电梯群出入口
熟悉红岩村站的人都知道,在4号出入口站厅的一侧,有几部直升电梯连接地面。这是国内轨道交通首个高速垂直电梯群系统,设置有4部2.5米/秒高速电梯,实现99米垂直提升,乘坐直升梯1分钟内就能从站厅直达站外。
图/重庆晚报
红岩村站出入口的创新设计解决了深埋地下车站的进出站难题,将山顶协信云溪谷等居民小区与山脚江岸之间的通行时间,由此前绕行的30分钟缩短至3分钟左右,有效解决了山地城市“上下半城”空间割裂痛点,形成了国内首例“轨道穿山达江”立体缝合范例。
作为国内首创的山地城市深埋车站交通解决方案,红岩村站高速垂直电梯群系统已形成标准化应用模式,未来将在重庆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中推广。
国内首创“初支扩大拱脚台阶法”
因受山地地形限制,重庆轨道交通大断面暗挖车站较多,9号线红岩村站就是其中的代表。车站主体隧道主要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拱盖法和台阶法为辅,但这些传统工法在应对超大断面隧道时,普遍存在工序繁杂、交叉干扰多、临时支护成本高等局限性,且难以满足车站附属结构开洞多、空间关系复杂的施工需求。
因此,红岩村站施工时,建设团队在国内首创“初支扩大拱脚台阶法”。该技术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利用隧道大拱脚受力,减少临时支护工程量,为中、下台阶提供机械化作业空间,确保大断面隧道安全、优质、快速施工。
图/田芝铭
除红岩村站以外,该工法也成功应用于9号线宝圣湖站,实现施工效率提升30%、碳排放降低15%的显著效益,为山城超大断面隧道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如今,在建的18号线北延伸段小什字站、七星岗站、重庆站、大坪西站也正在采用该工法。
打造国内首条地铁垂直马拉松智慧跑道
9号线红岩村站创新性地将立体交通与全民健身、城市文化展示相融合,打造了国内首个以地铁空间为载体的垂直马拉松赛事——红岩地铁垂马,并建成国内首条地铁垂直马拉松智慧跑道。
图/王瑞丰
“红岩地铁垂马”赛道起点位于红岩村站2号出入口,终点为4号出入口,赛道全程深埋于山体之内,垂直高差141米,台阶860级。现场设置有11台高清摄像机、一套计时系统、两块电视屏和一个中心机房等设备,除团队/企业接力赛需提前定制外,个人体验者在地铁站开放时间内可通过扫码进入厢遇小程序免费体验。
自2024年9月28日红岩地铁垂马全球精英挑战赛首赛成功举办以来,红岩村站已经成功举行大型活动10余场,承接单位团建活动数十场,先后迎来上万人次的体验和挑战。
该赛事的成功举办验证了地铁站多功能开发的可行性,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提供了创新示范,社会效益显著。
全国首个红岩文化和红岩精神地铁站
9号线红岩村站是全国首个红岩文化和红岩精神地铁站,毗邻红岩精神的发源地“红色三岩”中的红岩村、虎头岩片区,9号线建设时用了9个多月时间将红岩村地铁站打造成了以“红”为主题的特色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内,一幅幅浮雕展现了历史人物和故事画面,讲述了红岩精神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脉络。
立柱浮雕江竹筠 龚浩月 摄
其中,站厅层墙壁上设置着4幅浮雕,分别展示了《红色三岩》《重庆谈判》《雾都明灯》《狱中八条》等内容;站台层24根立柱上雕刻着24位红岩烈士的头像以及介绍。
《红色三岩》浮雕:画面展现了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曾家岩50号周公馆、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它们都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有三个对外公开的办公地点,因三处地名都有一个“岩”字,所以又称“红色三岩”。
《重庆谈判》浮雕:画面选择《双十协定》签订旧址桂园、毛泽东在红岩重书《沁园春•雪》手稿来表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
《雾都明灯》浮雕:画面以重庆老城区风貌为背景,选择党中央提出的“三坚持三反对”、周恩来皖南事变题词。展现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
《狱中八条》浮雕:画面以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为背景,选择几位烈士戴着铁链英勇不屈的形象和狱中绣红旗的画面,展现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从站厅层下到站台层,在24根立柱的浮雕上,雕刻着的是24位红岩英烈的头像以及介绍,其中包括江姐(江竹筠)、陈然等。
重庆“最凉快地铁口”——红岩村地铁站2号出入口
夏天,凉爽的轨道交通车站成为不少重庆市民纳凉的好去处。红岩村地铁站2号出入口,被许多纳凉市民称为“最凉快地铁口”。很多住在附近的市民都要来此纳凉,甚至还有住得远的市民也到这里来。
红岩村地铁站2号出入口纳凉火爆。
据该车站工作人员介绍,车站每个出入口通风、空调设备都是一样的,但2号出入口确实要比其他出入口凉爽很多。因为冷空气密度高,导致冷空气会向下沉。红岩村地铁站2号出入口正好比站厅低,所以有更多的冷空气从2号出入口出去,而4号出入口比较高,冷空气很难从上面出去,因此2号出入口就凉爽很多。
红岩村地铁站地形剖面图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