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水利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提出以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5年5月13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作为两江新区幸福河湖建设行动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九曲河、中嘴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简称“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初见成效。
小溪沟完成“大变身”
近日整体完工的小溪沟河道水安全保障工程,是“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子项目。从这条小溪沟的变化,便能看出“治水”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小溪沟为嘉陵江水系左岸一级支流,河道全长4.86公里,中游位置为江与城体育公园,河道从公园内穿过。此前,受雨污排放不当的影响,河道淤积较严重、水面较窄。
因此,两江新区在2024年7月启动了小溪沟河道水安全保障工程,主要进行了河床整治、河道拓宽、边坡整治等。
整治前的小溪沟。受访单位供图
“小溪沟治理工程整治河道593米,新建护岸1179米。”项目实施单位中国电建港航重庆分公司负责人陈晓洋介绍,河道两侧的新护岸更加平整,还具备栽种植物的条件,今后可以绿化并稳固边坡。
“以前这里就是个小水沟,现在环境好多了!”江与城北区居民王朝荣经常到江与城体育公园锻炼,他感慨,小溪沟如今“大变身”,狭窄的河道变宽了,水流更加清澈,新的河堤更结实,更能保障安全。
整治后的小溪沟。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了解到,除了提升河流品质,该整治工程还将有效提升河道的过流能力和防洪能力,改善河道水生态单一等问题。
兼顾城市的“里子”与“面子”
幸福河湖建设,既要让城市“面子”更美,也要治理“里子”,在尽量不影响群众生活的前提下,修复受损的地下管网。
记者了解到,“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地下管网修复,就用上了内窥机器人、非开挖紫外光固化修复法等技术,为管网做“微创手术”。
例如,在九曲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现场,进入管道的内窥机器人会回传实景画面,施工人员通过可视屏就能掌握管道内部情况。
对于需要修复的管道,施工人员先把一条浸透树脂的内衬软管送进待修复管道内,再通过全机械操控手段将软管与管道内壁紧密贴合,并借助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简称“UV-CIPP”)进行原位修复。
施工人员正在采用UV-CIPP修复管道。受访单位供图
产城公司两河流域项目负责人范向界介绍,以前要修复地下管道,城市路面就得“开膛破肚”。而UV-CIPP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管道修复从前期预处理到完成,仅需6至8个小时,工期可缩短将近85%。
据了解,采用UV-CIPP施工,可减少对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解决地下管网安全修复与开“拉链路”的矛盾,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及幸福感。
上百万人将受益于“治水”
记者了解到,“两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涉及中嘴河、九曲河等11条河道,以及重光、龙景湖、丰收等11个水库,服务人口超过百万人。工程总体投资约8.6亿元,预计2025年底全面完工,致力于持续深入改善两江新区河湖面貌,努力建成一批市级幸福河湖,大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其中,九曲河等流域包含九曲河、跃进河、小溪河、河水沟等9条河道,总长度33.56公里;丰收水库、白云水库、七一水库等7座水库,总库容166.47万立方米;流域总面积29.62平方公里,流经礼嘉、大竹林街道,服务人口约74万人。
中嘴河等流域则包含跳蹬河、中嘴河2条河道,总长度13.99公里;重光水库、黄桷水库、龙景湖水库、麻雀沟水库、南山水库5座水库,总库容784.7万立方米;流域总面积26.98平方公里,流经鸳鸯、翠云、人和街道,服务人口约54万人。
范向界介绍,整治工程启动以来,公司设计了截污纳管、内源污染治理、径流污染控制、水安全、水生态修复、滨水空间打造、流域监控等7大类工程,全方位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南山水库、河水沟等项目已整治完成,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据了解,项目整体完工后,河流水质力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及以上标准;主要河段全年不断流并保持稳定生态基流;流域范围内河道水库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目标;流域范围内39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基本达到海绵城市规划指标要求,绿化缓冲带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