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老年群体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月6日,《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多部门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此前,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实施方案》,将“解难题、扩供给、育产业”作为关键着力点,细化提出20项工作举措。
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银发经济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重庆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超600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8.9%,在西部地区高居首位。近五年,全市老年人口规模年均增加近23万人,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坚平指出,伴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现代消费理念的更新,老年群体已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人群,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坚平。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润 摄
近年来,重庆市持续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深化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渝悦养老”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连续举办十八届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多家本地企业及产品入选全国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为银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那么,什么是银发经济?重庆如何做好银发经济必答题?
“银发经济”具体界定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具体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部分。基于此,《实施方案》除对“老年阶段”的老龄事业、产业提出工作举措,也对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提出工作举措,注重全方位抓好落实。
具体来说,《实施方案》将“解难题、扩供给、育产业”作为关键着力点,细化提出20项工作举措。
第一个方面,是实施服务兜底工程。从“关键小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居家助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老年健康服务、养老照护服务、老年文体服务、农村养老服务、老年人权益保障等8个方面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分别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第二个方面,是实施供给扩容工程。重点抓好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壮大银发经济品牌、开展高标准领航行动、繁荣银发消费市场等5项重点工作,通过高质高效的供给来创造需求,提升银发经济总体规模。
第三个方面,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围绕老年用品开发创新、智慧康养、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旅游观光、适老化改造等7个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第四个方面,是要素保障,从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完善用地用房保障、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数据要素支撑等5个方面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同时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评价监测、加强宣传引导,推动重庆市银发经济发展各项任务都能够落地落实。
协同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
从养老到享老,银发经济如何兼顾产业与事业,在挖掘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赋能优质老年生活。发布会上,李坚平对如何处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之间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李坚平表示,养老事业通常指政府或者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包括了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方面。而养老产业涵盖了与老年人养老相关的所有产业领域,包括了老年疗养、老年用品、老年服务等,主要是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养老产品和服务。
当前,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和迫切。这就需要协同发展养老事业产业,把银发经济培养成为面向“夕阳市场”的“朝阳产业”,打造一个新的领域。一方面,我们将发展民生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聚焦老年人吃饭、购物、就医等身边的“关键小事”,覆盖居家、社区、社会等生活场景,我们既要保障基本民生、刚需服务,又要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事业的发展也要产业的支撑,所以我们要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明确的潜力产业,丰富和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对此,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重点围绕‘育产业’抓好3方面工作。”李坚平介绍,市级相关部门首先会强化老年用品开发创新,其次将壮大银发经济经营主体;最后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
我们都知道,养老服务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消费,是发展银发经济的重中之重。在做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之后,重庆又将如何进一步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徐松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松强进行了回答。徐松强表示,接下来,市民政局将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即扩大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丰富老年文体服务、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和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服务。
集中采购药品在报销限额内100%比例报销
看病就医是老年群体的关键大事。如今,老年人对医养结合的需求度越来越高,重庆市如何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呢?
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邢雅翕介绍,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在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举措等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邢雅翕。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比如我们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对养老机构举办二级以下医院的实行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而在健全服务体系方面,我们以医疗机构延伸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两种主要服务模式,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6家,医养床位5.2万张,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 邢雅翕表示,重庆2024年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并建成20家社区医养中心,让失能失智老年人就近享受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建强人才队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培养6500余名医养结合从业人员。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高血压“两病”门诊实现全覆盖,确诊后即可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使用集中采购药品在报销限额内100%比例报销。
值得一提的事,重庆每年还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免费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腹部B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8720个家庭医生团队,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约转诊、药学、长期处方、个性化签约等服务。提供数字赋能服务,“医养家”“互联网+护理”等数字应用陆续在九龙坡、渝北、潼南、两江新区上线,群众线上下单,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开展康复护理服务。
“银发一族”也有“诗和远方”
银发潮还蕴含哪些新机遇?
李坚平表示,可拓展老年人医疗旅游和观光旅游等业态,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积极回应老年群体“诗和远方”新的需求。
如今,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也更加多元,除了“诗与远方”,亦还有家门口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记者从发布会获悉,重庆举办乡村“村晚”、乡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广场舞展演、群众合唱、志愿服务等群众文化活动超2万场次,开展适老专场文化活动超6500场次,直接服务老年人逾150万人次。同时,全市区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均已实现无障碍化,在群众文化云平台上线的“60分钟教你跳广场舞”“茶艺入门”“经典戏曲赏鉴”等针对老年人的线上课程,深受老年朋友欢迎。
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 钟前元。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钟前元亦在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市文化旅游委将在继续完善老年友好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继续优化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质效等三个方面,来推进构建老年友好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支撑银发经济发展。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