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立伟介绍相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10月15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立伟介绍了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郑立伟表示,营商环境不只是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也是全市各行各业需要关注和发力的重点。就市场监管而言,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三个重点工作,包括政务服务的便利化、企业帮扶的精准化、执法检查的规范化。
从政务服务角度来看,加强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了“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现在基本上做到了开办企业“一次成”,准入准营“同步办”,企业迁移“零跑腿”。过去开办企业要跑很多部门,包括公安、人社、税务,现在把所有手续打成了一个“服务包”,一次就能全部办好。尤其是食品店和餐饮店都有办证和办照的需要,过去需要办两次,现在证照同步办,可以同时申请,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这项改革已经让超过32万户经营主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企业迁移方面做到了“零跑腿”,争取到了国家层面的改革试点,取消了迁出地的审批环节,企业在重庆市内的迁移,社保、税务等8件事合成了1件事,网上就能办妥;对于川渝跨区域的也做到了无需奔波,通过数据流转就能及时完成企业的迁移。这项改革已经让8.06万经营主体尝到了甜头。
在企业帮扶方面,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帮扶,构建个体工商户分型梯次培育和“名特优新”多元培育体系,从创业、找场地、招工、融资增信、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都提供精准帮扶。比如,帮助81.7万户个体工商户实现了信用免申请自动修复。打造“渝个贷”专属信贷产品惠及5.79万户个体工商户,依托创业孵化园为青年创业者提供1万个免费工位。健全“渝质金服”质量融资增信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将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水平作为信用评级重要参考,让好企业用好融资手段,通过质量的水平来为信用赋能,相继推出了“黔质贷”“足质信誉贷”“龙质险”等质量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融资超过30亿元。
监管执法是为了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发展,推出“沙盒监管”模式,对沙盒内的行业企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在可控范围内提升包容度,既鼓励创新、又守住底线,已建立了41个“区域沙盒”和13.7万户的“主体沙盒”。同时,出台了省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办法,配套制定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定、约谈指引和抽查工作规则,动态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309件,包括了存量政策措施的清理、新增政策措施的规范,工作量是比较大的,特别对政府招标中设定不合理条件、招商引资中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进行了有效干预,使各类经营主体都享受到一视同仁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