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 罗 勇
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党工委书记 江 华
南川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鲜光绪
主持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周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如何在深化公共安全治理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织密监测预警网
让风险“看得见、辨得准、管得住”
面对公共安全风险,精准高效的监测预警是第一道防线,更是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平安重庆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总量较2020年下降61.6%,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在98分以上的较高水平,平安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罗勇介绍,当前,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期盼的是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出行不堵心,更关心的是风险能预警、破案能挽损、被侵权后权益能得到维护。
为此,全市公安机关将紧扣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创建,一体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例如,在打造动态平安城市方面,将升级“情指行”风险阈值预警模块,实时监测城市平安运行体征指标。
在基层治理场景中,监测预警的精细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江华介绍,礼嘉街道通过建设“空天地立体感知网”,集成摄像头2200路、无人机(车)感知系统12台/套、各类智能传感器19.39万个,开发占道停车、火焰监测、违建识别等AI算法21项,初步建成自动化、智能化的感知预警体系。
“十五五”时期,礼嘉街道将同步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动态推动风险点位“全量落图”、重点场所“全量上屏”,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到场景、岗位、人员,构建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警转变的除险固安新机制。
“‘十四五’期间,南川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本质安全水平得到系统性提升。”鲜光绪介绍,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一系列有力举措。
为进一步做好“事前预防”,在风险防范上,南川区计划构建覆盖“水电气讯路桥隧”的城市生命线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城市风险点的全息感知与动态监测。同时,将“178”环线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织密全域覆盖的智能监测预警网络,让风险“看得见、辨得准、管得住”。
深化数字赋能
推动治理效能再上新台阶
如何深化数字赋能,推动城市治理在高效运转、智能响应、精准施策上持续进阶?
“数字赋能成为‘十四五’应急管理的亮点。”鲜光绪表示,“十四五”以来,南川先后搭建了智慧应急组网式无人机系统、金佛山“178”环线智慧防汛应用场景、井下矿山AI智慧视频监控系统等智慧应用场景,赋能森林防灭火、防汛、矿山监管。
特别是金佛山“178”环线智慧防汛应用场景,将乡镇(街道)夏季游客高峰期巡河巡水人力投入减少了约70%。同时,山洪预警响应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效率大幅提升。今年夏季,及时高效劝离游客900余人次。
鲜光绪说,未来五年,南川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全域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预警、高效处置”的智慧应急新格局,“我们将以‘数字应急’综合应用平台为重大平台支撑,全面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罗勇表示,将打造“AI+全民反诈”综合场景,增强涉诈风险捕捉效能,提高追赃挽损率,更好守护群众的“钱袋子”。同时,创新交通拥堵、大型活动安保、突发事件等场景应用,确保城市日常情况下高效运行、极端情况下安全运行。如:在任一道路交通中断的情况下,至少可保持2条以上分流、绕行道路畅通,确保节点问题不会引发城市路网瘫痪。
江华说,“十四五”期间,礼嘉街道抢抓数字重庆建设机遇,系统重塑基层治理体系,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一屏统览、在线督办”,打造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全面提升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十五五”时期,礼嘉街道将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治理模式变革,试点引入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交通管理、应急指挥、防灾减灾等场景,加快形成“数据驱动决策、AI赋能治理、智慧普惠民生”的新格局。
推进跨部门协同
让安全更加可感可及
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完善。
罗勇表示,将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多跨协同整治噪音扰民、高空抛物、不文明养犬等“城市病”,强化“食药环”犯罪全链条打击,让安全更加可感可及。
同时,深度融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推动完善部门协作联动应急处置机制。
另外,将加快建设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构建以“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为重点的全市域整体防控网,加强商圈、人员聚集区、夜经济活跃区、网红景区等重点部位巡防,启动夜间“不打烊警务”,当好平安“守护人”,守好人间“烟火气”。
鲜光绪介绍,在应急处置上,南川区将推动指挥调度再优化,目标是打造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智慧大脑”指挥中枢。通过整合应急、公安、消防、城治等多方资源,实现灾情信息一键互通、救援力量一键调度、应急物资一键调配。
在社会共治上,畅通公众参与风险举报、获取预警信息、学习自救知识的渠道;完善“阳光执法”信息化流程,提升监管透明度,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应急科普,培育全社会安全文化,真正构筑起一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数字化安全防线。
“我们创新构建以网格为单元,整合综合执法大队、公安、交巡警、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专业力量和物业、快递员等社会力量的‘政警联动’‘警网融合’治理共同体,‘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江华表示。
江华介绍,“十五五”时期,在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框架下,礼嘉街道将推动公共安全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一体建设、一体融合;强化水、电、气、讯等关键基础设施协同调度,发展壮大社区网格群防群治力量,构建全要素集成的治理架构;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在推进政警联动、警网融合改革的同时,高标准建设街道综治中心;加强新兴领域党建覆盖,全域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培育“红岩先锋物业”“社企党建联建”等特色品牌,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