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图片新闻

铜梁围龙镇 “瓦上秋光”映巴蜀 美丽庭院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2 16:23
发布时间:2025-08-22 16: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改造后的“瓦上秋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龙隐村乡村风光美如画

走进铜梁区围龙镇龙隐村,“瓦上秋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的特色标识格外醒目,以“瓦”为元素打造的景观墙吸睛无数。这里道路干净整洁,庭院清新别致,农家菜园里绿意盎然、瓜果飘香,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盛景扑面而展。

“‘瓦上秋光’是我们连续第3年入选的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铜梁区围龙镇党委副书记彭韩介绍。从“画里桃源”到“稻香渔歌”,再到今年的“瓦上秋光”,在市、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该镇紧紧围绕川渝两地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窗口打造,以建设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高价值村落为切入口,推动“小庭院”撬动“大产业”,让“美丽资源”蝶变为“美丽经济”,全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生态宜居

美丽庭院绘就乡村新貌

“瓦上秋光”项目,地处龙隐村火烧店(原老瓦厂)生态湖片区,这里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与“稻香渔歌”“画里桃源”示范片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生态聚落。

项目启动之初,围龙镇便锚定“生态宜居”核心目标,对龙隐村1、2、6社的50户农房展开全面整治:23户安居型、26户宜居型和1户乐居型农房各具特色,既保留了乡村的质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我们联合四川美术学院定制‘一房一案一策’,将农房改造与山水田园相融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彭韩介绍,改造过程中,镇里充分践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理念,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从‘观望者’变成‘参与者’,主动拆违建、清杂物,甚至拿出老物件用于庭院装饰。”

步入改造后的村民小院,整体成效清晰可见。新加盖的树脂陶瓷瓦严丝合缝,彻底终结了漏雨的困扰;封檐板上的仿木纹漆,为房屋勾勒出一抹古朴的线条;整洁一新的外立面,让整个农房宛如换上新装。庭院中,景观矮墙与花池相互映衬,既具观赏性又富实用性。

屋顶陶瓷瓦焕然一新,二层露台的阳光房让室内通透明亮。庭院里,原来的花池经过一番精心装扮,种上了乡土植物和果树,满溢着田园诗意。“就跟住在花园里面一样,心情好得很嘞。”村民范碧华乐呵呵地说,“我还打算开个农家乐,欢迎大家都来耍。”

如今,龙隐村的美丽庭院已成为美丽乡村的亮丽名片。通过农房改造、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举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庭院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彭韩说,“村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提升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才更扎实。”

“瓦韵”悠长

文化记忆激活乡村活力

为更好地打造“瓦上秋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围龙镇以瓦为媒,将巴蜀乡土生活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激活乡村活力。瓦厂院子是项目核心节点之一,通过结合原老瓦厂元素,复原老瓦厂场景、增加场地核心记忆、打造边角空间,营造出浓郁的庭院氛围,丰富乡邻生活。

如今,青瓦黄墙的瓦房、复原的老瓦厂窑炉、充满童趣的瓦片雕塑……漫步龙隐村,“瓦”元素无处不在。“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老瓦厂,‘有瓦遮头’是大家最深刻的记忆。”铜梁区围龙镇龙隐村书记陈应文说。

瓦厂院子的重生,唤起了村民对过去的记忆,更为乡村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我们打造这个项目,就是希望在提升乡村庭院风貌的同时,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彭韩说。

不仅是瓦厂院子。如今,龙隐村巧妙融合产业特色,精心打造了菌菇小院、瓦上秋光艺术廊、稻田蛙趣、林间瓦窑等景观节点,以瓦厂院子为核心,融入工坊元素,构建起乡土瓦舍生活体验园,形成“山林—田间—湿地—湖景”生态链,绘就了独具铜梁辨识度的巴蜀农耕“秋收画卷”,塑造出了最美的巴蜀美丽庭院独特风貌。

产业融合

锻造乡村经济新引擎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让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瓦上秋光”项目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在产业融合上做出了积极探索。

该项目依托水蜜桃、水稻、高粱、油菜花等产业,发展了一批庭院特色种植、手工业和休闲旅游项目,引导农户利用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发展乡村庭院经济,旨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菌菇小院便是其中的一个范例。结合当地农户的食用菌种植,发展食用菌主题乡村旅游、研学,游客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了解食用菌的种类和生长过程,还可以亲手采摘食用菌并带回家,既增长了知识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也让乡村更有活力。”彭韩说,“我们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业创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同时,我们也注重产业的可持续性,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让乡村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围龙镇的“瓦上秋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以瓦为媒,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俨然已成为集特色文化、生态宜居示范和产业融合发展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典范。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打造一个美丽的乡村,更要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彭韩说。

下一步,铜梁区围龙镇将继续深化创新实践,推动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通过持续优化乡村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激活乡村经济,全力打造川渝两地乡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窗口,奋力书写美丽乡村的新篇章。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