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今年,科学城将坚持科技创新首位战略,新增重大科创平台3个以上,同时,推动现有43个重大科创平台持续增强实效,以科创赋能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2023年,重大科创平台在科学城持续“上新”,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截至2023年底,科学城已累计引进重大科创平台43个、新投用重大科创平台8个,金凤实验室被列为首家重庆实验室,43个重大科创平台累计新增人才1100 余人、新孵化科技企业57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和发展动能,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现代化新重庆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平台”、现代化新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科学城将围绕“改革攻坚发展提质”主题年,更加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增势赋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
在聚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加快超瞬态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建设,力争在核心技术攻关和核心部件研发上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投用国家健康战略资源中心等平台,取得引领性成果5项以上。
在持续增强科创平台实效方面,迭代完善科创平台动态评估、分类评价、跟踪服务机制,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等加快建设,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等创建国家级平台,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提高产业化运行能力。力争新增重大科创平台3个以上,重大科创平台集聚全职人员5000人、新转化孵化企业50家以上。
“为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支持1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科学城将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承担市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专项20项、突破产业关键技术15项以上,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通。
记者了解到,为着力壮大优质市场主体,2023年以来,科学城加快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4 家、总量达到402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065家、总量达到2515家,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为抓紧抓实‘双倍增’,今年,我们还将加快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健全‘产业研究院—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区’链式孵化体系,新增市级以上孵化载体3个,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增至550家、3000家。”科学城相关负责人称。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