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动态>部门动态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聚焦数据融合和成果应用,探索超大城市交通规划精细化治理——数智筑坦途 畅通“渝”快行

发布时间:2024-11-20 09:58
发布时间:2024-11-20 09:5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对于初到重庆的游客来说,山城之名果真名不虚传。由于地形复杂,重庆的街道往往盘旋在山坡上,一层叠着一层,立体交错,给人一种迷宫般的感觉。此外,重庆还有大量的立交桥和隧道,纵横交织的路网格外繁密……独特的地形加上日益增大的人流量,让城市交通压力巨大。

近年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化运用交通大数据,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交通规划精细化治理,聚焦数据融合、能力建设和成果应用,大力开展交通基础模型、交通专题数据库、交通数据与空间融合底图等建设,全力打造重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交通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数智保障。

如今的山城,哪些区域人流量大、哪些轨道站点需要增加公交线路、哪个路口需要增加右转车道,都可以通过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找到答案。

“该平台以数字化方式再现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运行全貌,大到一个区域的人口日常流向,小到一个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状况,平台均可清晰呈现。”重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据融合,构建“一库一图一箱”

为实现人口活动、交通运行数据与国土空间数据深度融合,重庆局与12家单位建立了跨部门、跨企事业单位数据共享机制,接入20类动态交通数据,实现卡口及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重型货车、冷链物流等营运车辆 GPS数据实时汇集,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客流、枢纽客货运量、机动车保有等数据定期汇集。同时,依托遥感影像解译、地形图测量、国土变更调查、交通项目规划审批、规划竣工核实等途径,建立交通设施数据持续更新机制。

“我们自主研发了地图匹配、浮动车车速采集、手机信令分析等50项核心算法模型,开发了预测仿真、可达性分析等系列交通分析工具,取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授权。”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主要建设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积极开展规划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投入,目前,交通平台已构建了“一库一图一箱”的核心架构。

建设交通专题时空数据库。分交通方式、多尺度开展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积累超过十年的城市交通运行监测数据,建立人口及出行、道路车速及拥堵、道路车流、客流等7个专题数据库,准确把握城市交通历史规律、运行特征。

构建交通数据与空间融合底图。实现交通运行数据与地理空间数据精准匹配,形成现状交通设施、规划交通设施、产业分布等静态设施空间底图和路网运行状态、实际服务人口分布、路网车流分布等动静融合底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等工作提供综合服务。

开发交通分析工具箱。融合交通基础模型、交通专题库和空间融合底图,以交通问题分析、方案测试等需求为导向,开发交通可达性分析、道路方案模拟测试、公共交通服务覆盖分析等模块,高效开展交通分析和方案验证。

数据支撑,完善城市空间规划

在重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首页,分别设置了人口活动、车辆出行、道路运行、公共交通等二级页面,点击进入车辆出行页面,一眼就能看到流动的蓝色光标。

“这些流动的光标就是收集的数据,它们首先进入数据汇集板块聚集融合,再通过大数据中心分析处理,最后进入共享平台发送至相关部门或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这些数据已广泛应用于重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重大项目选址等工作,充分发挥了数智支撑作用。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面,交通平台开展了成渝双核服务腹地、城镇联系、人口分布、交通网络一体化水平分析,全面分析片区人口活动、出行需求、交通运行、公共交通覆盖等特征,识别市域客流走廊,预测客货运增长需求,引领重大交通专项规划编制。

在重大项目选址方面,交通平台可分析交通区位优势、交通可达性,预测重大项目客货流吸引量及辐射范围,开展多方案比选,评估项目对城市的交通影响,支撑重大项目选址,如助力完成重庆西站、寸滩港等工程的选址工作,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

在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方面,交通平台利用手机信令等大数据持续监测市域范围内人口流动及变化、暑期等特定时段特定区域人口聚集,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土地资源要素精准配置等提供支持。如通过对比分析,重庆武隆仙女山等避暑点暑期周末日均聚集人数为平时的10倍以上,为当地做好公共服务保障提供预报服务。此外,交通平台还可监测道路建设与土地开发协同水平,优化道路建设时序,支撑次支路网系统优化升级等。

数据挖潜,助力超大城市治理

近年来,重庆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行驶的视频在网上频繁播放,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

“高峰时段游客人数有多少?影响的区域和路段在哪里?通过平台马上就能进行时空对比分析,提前预知人流峰值,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平台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实现了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此前,重庆市江北区嘉鸿大道儿童公园路口潮汐现象突出,高峰期车辆经此路段平均通过时间约130秒。经交通平台数据分析评估后,相关部门对路口实施增加车道、配齐信号灯等措施。经过治理,该路口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通过时间约70秒,道路拥堵得到很大缓解。

此外,交通平台通过对现状车流分布及次支路拥堵情况分析,还可及时发现路网系统不完善、结构不合理、功能发挥不足的片区。2022~2023年,重庆局开展中心城区次支路网系统优化提升规划工作,在交通大数据的驱动下,全面梳理路网中的堵点、痛点,规划新增135千米次支路,贯通形成130条、1129千米连续性次支路通道,促进次支路网系统与干路网、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整体衔接。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细化调整455条(段)、102千米城市更新区域次支道路,精准缝补路网缺陷,构建更加完善的次支路网系统。

“下一步,重庆局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效能。迭代升级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优化问题发现及预警、趋势预判、效果评估等功能,通过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不断增强重庆超大城市交通规划及治理能力。”重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