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10月,桂花溢满枝头,山城游人如织。
说起游客打卡点,商业旅游街区朝天门和洪崖洞几乎成了必去点,面对日均超十万人次的旅客流量,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朝天门街面警务站如何化解矛盾、保障平安?
晚上8点,警务站民警接到报警,称有游客与旅游公司发生纠纷,依托警务站统一调配辖区内特警、交警、派出所等警力,各警力高效配合,联动文旅、市场监管部门人员调解,一小时不到,矛盾就得到了化解。
从源头调解,实现“纠纷不激化”,有效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防线。渝中区公安分局朝天门街面警务站的案例,正是重庆公安机关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的缩影。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重庆公安机关正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让守护“无声”、安全“可感”,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夜幕降临,渝中区公安分局民警在解放碑巡逻,守护市民及游客的安全。 警方供图
更和谐
精细构筑人流密集区域
“重庆警察太‘宠粉’了,让我们感觉好安全、好温馨……”10月3日,无人机灯光秀展演散场期间,南岸区公安分局民警在南滨路上筑起“人墙”,优先保障游客安全过马路,一名外地游客看到这一幕,立即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中秋国庆期间,“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打卡的光影盛宴,每日吸引约3万名市民、游客到南滨路长嘉汇沿线观看。面对大量人群聚集带来的安保压力,南岸公安联合多部门投入1750名安保力量,通过“四维联排”“三圈五层”等立体化防控举措,实现活动秩序全程平稳。

南岸区公安分局民警守护着观赏无人机灯光秀展演的市民及游客的安全。 警方供图
同时,南岸警方还围绕“人、地、事、物”开展全面排查,为南滨路等重点区域列出安全隐患清单,实行“评估—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动态清零;用无人机建模为3.5公里核心区构建三维模型,清晰标注隐患点位;划分核心区、管控区、疏导区,依托 “AR 实景指挥平台”实现110个执勤点15秒快速响应,让璀璨的科技美景在平安的底色下完美呈现。
如今,这套通过“分类+分级”管控机制,制定精细化预案,再将警力部署与现场情况、拥挤程度等动态关联的创新机制,已成为重庆公安应对人流高峰、保障群众安全的“法宝”之一。
“十四五”时期,重庆公安利用AI、大模型等科技手段加强公共安全监管,确保了刀郎演唱会、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等4000多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办。
更暖心
“警快办”上线服务事项434项
前不久,来重庆找工作的李女士收到了心仪公司的录用通知。因办理入职手续需要开具有关证明,他在重庆公安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警快办”提交了申请。审核当天通过,证明文件在线下载,整个办理过程“零材料”“零跑腿”。
这个“警快办”平台整合了多个警种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实现434项特色服务“一网可达、触手可及”。养犬登记、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等370项全程网办,入选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字化创新应用案例”。

市民通过一窗通办智慧警务舱办理业务。 警方供图
同时,打造826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实现户政、交管、出入境等180余项服务“一窗通办”,90%事项可当场办结、立等可取。如“一件事一次办”,在全国首推“个人身后一件事”应用,将9个部门13项业务集成联办,避免群众多头跑路,一次申请、全部办结。
在重庆火车北站的智慧警务站内,一窗通办智慧警务舱能够第一时间为忘带身份证的旅客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在江北嘴国家级战略金融中心,警务自助服务区增加了服务金融从业人员的出入境便民服务设施。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重庆公安推动数字警务建设更智慧、更智能的初心所在。
更安全
社会治安环境持续优化
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地处解放碑中心,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商户密集、业态多元。如何将辖区内的群众、保安、商户志愿者等力量有效整合,形成一支“平时能防范、战时能应急”的基层治理队伍是渝中公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渝中公安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以大阳沟派出所为例,建立了以物业安保人员为主体的“最小应急作战单元”,通过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将这些分散的“个体力量”汇聚成“集体力量”。
在社会治安治理中,“时间就是安全”,能否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沟通协调、处置突发情况,直接关系到治理工作的成效。为此,在渝中区公安分局指导下,大阳沟派出所成立指挥调度中心,建立微信群,确保通信畅通。同时,每个最小应急单元以2-3人为一组,除配备一套基本的防爆器材外,还配备了对讲机,当突发情况发生时,单元成员只需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其他成员便能在瞬间收到信息,迅速响应。

重庆公安民警守护演唱会顺利完成。 警方供图
例如,某小区单元成员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试图撬门盗窃,他便能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其他成员通报位置和情况。附近的单元成员在收到信息后,短短几分钟内便赶到现场,对可疑人员形成合围,有效阻止了盗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将可疑人员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大阳沟派出所的行动映射着重庆公安让“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的决心。“十四五”以来,重庆公安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针对季节性犯罪高发特点,开展“安宁一号”“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等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全市刑事、治安警情从2020年的9.8万起、31.5万起分别降至2024年的4.1万起、23.7万起。
清晨街巷,孩童上学路上总能看到民警守护的身影;夜晚闹市,闪烁的警灯守护城市烟火气;指尖轻点,证件业务便能在线办理……这些生活日常的宁静与便利,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时期重庆的平安底色。
这份安全的背后,是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所写下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十四五”以来,从治安环境持续优化到织密防控网络,再到优化便民服务,“平安重庆”这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在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中愈加闪亮。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