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重庆>美丽重庆>最新报道

渝中:树绿色低碳山水都市新范例 绘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25 16:08
发布时间:2025-09-25 16:0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渝中,山水相辅,人与城共生。2024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同比增加29天,PM2.5等6项大气监测指标同比实现“全下降”;“两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40余万平方米坡坎崖修复治理……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了渝中绿色发展添彩生态新底色。 

9月2日,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举行。会议明确了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渝中范例的目标要求,提出要建设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山水都市新范例,着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让城市之美惠及人民,彰显渝中现代国际风范、山城江城风景、巴渝人文风韵有机融合的整体大美格局。

厚植绿色本底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改造后的长滨路让人眼前一亮,天气晴好时总会约上好友来江边跑步锻炼,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诗和远方’。”居民王忠全由衷地说道。

草木葱茏,碧波荡漾,江风徐徐……市民漫步于渝中滨江岸线,身心舒畅,滨江岸线呈现出一幅景美、人和的温馨画面。这样的改变源于近年来渝中坚持山、水、城、桥、船、灯等多元素一体打造,积极推进“两江四岸”整体提升,加快构建“一廊、两江、多节点、多脉络”全域生态空间格局,深入开展19.1公里水岸线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截至目前,渝中滨江岸线东水门—黄沙溪段实现了8公里亲水步道整体贯通;生态修复后的珊瑚坝现有原生植物20余种,鸟类生物100余种,是重庆中心城区湿地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细微处见城市之美,不止“两江四岸”。去年以来,渝中充分利用边坡、堡坎、崖壁等空间,“见缝插绿”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山水都市,盘活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第五立面”屋顶风景;完成40余万平方米坡坎崖修复治理,因地制宜打造“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红墙”等特色品牌;深化实施“增绿添园”“增花添彩”行动,打造城市花境40余处,实现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如今,渝中的主次干道成为“彩色廊道”、建筑立面成为“靓丽脸面”、公园游园成为“城市乐园”,充分展现山水都市整体大美,“花漾半岛、绿满渝中”已然成为城市的新常态。

深化绿色治理

不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隐于繁华之中的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美食、美景、耍事一应俱全,青石板、老街巷镌刻着历史,让纷至沓来的游客感受到重庆“最山城”的一面。2018年,渝中启动对拥有百年时光沉淀的山城巷既有建筑的保护修缮、风貌修复、立面整治和风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既保留了山城巷的历史记忆,也通过探索“无废”运营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山城巷传统风貌区以保护山城巷历史格局为首要原则,渝中坚持“修旧如旧”的理念,80%的墙体和屋面都得以保留,拆除下来的旧砖、旧瓦、老旧木料等建筑材料被筛选再利用,变废为宝。

在商户经营上,部分IP品牌广泛使用可循环餐具,大幅减少“白色垃圾”;区域内还开设多家中古店,回收再利用老物件,形成绿色消费的新风尚。此外,结合地形环境和环保理念,山城巷创新投入使用无水公厕。这种公厕不仅每年节约水资源约1800吨,还减少了污水排放,提升了街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城巷的改造,是渝中绿色低碳发展的缩影,通过生态修复和绿色更新,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不仅如此,渝中还在全国率先推动实施内河船舶尾气污染治理试点,完成7艘“两江游”船舶尾气治理试点;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全球环境基金(GEF)医疗机构无汞替代试点;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4艘甲醇双燃料船舶正式投运……在深化绿色治理的道路上,渝中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激活绿色动能

积极塑造整体大美格局

诞生于1997年的大都会东方广场,承载着老渝中的专属回忆,于近年得以全新升级。探索智能设计与智慧建造深度融合、应用BIM可视化绿建工艺、打造“黄桷树空中花园”、提高用水效率、优化能耗体系……借助全区的合力,大都会东方广场积极开展更新改造并始终将“绿色”二字融入改造之中,实现了自身的“焕新”。2024年11月,《大都会东方广场绿色低碳实践》案例入选重庆市2024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窥一斑而知全豹。近年来,渝中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既有商务商业楼宇绿色化改造导则和医院绿色低碳建设与运营技术指南团体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截至目前,渝中全力提升区域建筑、交通、照明、暖通等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新建建筑绿色化率100%;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3万平方米,节能率提升20%以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不断激活绿色动能,渝中统筹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绿色化升级,完善“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楼宇经济“标杆引领”、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等,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深化打造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扎实推进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发展路径,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全区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优”序列,单位GDP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20%;辖区环保产业营收全市第一,占全市总量1/5。

绿色发展,是建设新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渝中将继续以美丽渝中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推动生态环保向整体大美迭代跃升。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