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数字重庆建设>赋能高效能治理>生态环保>生态保护

沙坪坝:“治水”变“智水” 昔日臭水沟变身景观河

发布时间:2025-04-01 16:39
发布时间:2025-04-01 16:3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春和景明,走进沙坪坝区清水溪两岸,清澈溪水中鱼翔浅底,一片绿意盎然。很难想象4年前,这条发源于歌乐山山洞村,总长36公里,流经8个街镇的嘉陵江支流,一度是市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在2021年,沙坪坝区启动清水溪及凤凰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一方面新建高滩岩污水处理厂、伍家河沟水质净化站和改造既有的污水处理站,另一方面同步开展河道清淤及管网建设,逐步实现河道水环境整体提升。

改造后的沙坪坝清水溪。

“项目启动以来,总共新建管网27.5千米,提升改造管网31千米,整治排口90多个,同时实施岸线生态修复1.5千米,完成河道清淤3000米、共8.6万立方米。”项目施工方、沙坪坝水环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的这一串数据,折射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复杂性。

比如在清水溪下游的白鹤岭区域,此前曾是一处破旧棚户区,河岸两旁全是违规种植的蔬菜田亩,农作污水及废料等随意排放堆积,十分影响环境。另外每年汛期带来大量的垃圾淤积在河道,严重降低水体质量。

对此,项目施工方通过两年建设,在2023年底建成集景观、湿地、步道为一体的岸线公园,“无中生有”修筑起一条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绿色长廊。针对河道淤积的痛点,近年施工方在每年汛期后都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保持河道干净整洁。

在改善溪流河道环境“硬件”的同时,沙坪坝区还运用智能化方式,从“软件”方面实现“智慧治水”。

原来,在溪流日常管理维护上,沙坪坝区启用智慧排水系统,实现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站三维模型,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实景,通过安装140多套末端感知设备,新建河道水质监测站7座,形成自动监测感知体系,确保溪流治理效果“不松懈、不反弹”。截至目前,清水溪河段符合地表水准IV类标准,河道水质达到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佳水平,并且还在持续改善中。

沙坪坝智慧排水系统设备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