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20多个部门、办100多项手续、程序一走就是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过去,一提到要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企业便直犯难。办理建筑许可,也成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最复杂的指标。
然而如今,在江北区的众多企业眼中,“老大难”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摇身一变,竟成了“小事一桩”。
9月底,重庆海尔洗碗机互联工厂在江北区港城工业园正式投产。该项目从办理建筑许可手续到竣工使用仅用6个月,提速66.67%。这展现了新的“江北效率”,创造了新的“江北速度”。资料显示,近3年来,江北区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的企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均为100%。此外,江北区获评了2021年度“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标杆区县。
近年来,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坚持以江北区全力以赴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为目标,以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以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持续多举措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全周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筑许可试行跨前服务、竣工联合验收等创新做法,探索实践“验登合一、交房即交证”模式,不断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住建力量”。
1、一场自我加压的改革
“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在江北办件更简单方便了。一是因为审批环节上有所精简,二是因为办事效率很高。”重庆港城印象工作人员对江北区工程建设领域的审批速度赞不绝口。
事实上,为了啃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块“硬骨头”,江北区进行了一场“伤筋动骨”的系统化、体系化全方位改革。
2018年以来,重庆作为全国16个试点地区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严格按照全市“一盘棋”战略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江北区对标最高标准,全面系统,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改革。
江北区重点从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前策与过程监管等方面抓落实,深入梳理69项改革任务,采取“减、放、并、转、调、诺”等措施,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的全流程、全项目、全事项的全覆盖改革。
为此,江北区专门成立了由区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以强化多部门的统筹力度,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江北区在确保规定动作不变形、不走样完成的同时,还在一些时限要求、配套服务等自选动作方面,主动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办理建筑许可一流标准,实施自我加压、创新探索,以支撑江北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愿景。”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
其中,为了在土地出让时给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开发约定时限,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联合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江北区开发项目工程工期测算实施方案》,尝试由开发商代表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抽选具备工程造价甲级资质的咨询机构对项目工期进行工期测算,再据此得出科学合理的建设周期。
这一创新举措为充分发挥江北区土地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解决了土地出让合同中项目建设工期约定的难题,大幅降低了因前期工期约定不准确给企业带来的违约金负担,深受开发企业好评。
截至目前,江北区已组织实施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隆鑫中心项目(1号塔楼)、龙湖观音桥项目二期等16个项目,总建设规模达513万平方米的工期测算工作。
2、一张现场出具的《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
今年3月24日,重庆鹏城地产工作人员提出了关于北滨天下三区1-4号楼子单位工程的竣工联合验收申请。
受理第二天,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便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到项目实地验收,在各方验收人员确认合格后,现场出具了《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办事时间较之以往缩减了11天。
这正是江北区首份现场出具的验收意见书。
今年以来,江北区制定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工作规程》,取消竣工验收备案,以“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取代“竣工验收备案证”。实行“一口受理”,减少事项50%,承诺时限由改革前的12个工作日压减为3个工作日,压减时限75%。
竣工联合验收,不仅仅是江北工程建设领域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成果展示,也是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高效审批的一个缩影。如今,围绕“最多跑一趟、只进一家门”的目标,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正在努力聚焦“效率”二字,打出一套“线上+线下”的组合拳。
线下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厅为依托,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整合20个部门和单位的行政或服务职能,将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实现“一家牵头、一窗办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线上则重点依托全市网上政务平台“渝快办”管理系统,整合各部门分散建立的审批服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渝快办”系统平台管理,实现全程网办、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在线监管,以“网路”代替“跑路”。
当前,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通过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实现政务事项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缩减93%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率100%,企业群众办事好评率100%。
3、一句“不说要不得,实现都要得”的承诺
“真诚助企、尽职尽责、服务营商、高效高质!”在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办公室里,一张南洋商业银行送呈的锦旗挂在墙上格外显眼。
今年5月,作为近3年来唯一获准进驻重庆的外资银行机构、第6家落户江北嘴的外资银行分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装修项目,仅用一天便办结竣工联合验收,实现顺利开业。
一天,并不是一味“拼速度”拼出来的,其背后是大量“跨前服务”的累积和沉淀。
得知南洋商业银行对建筑行业验收标准规范不熟悉,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组成专业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就验收工作进行跨前指导服务;针对其档案验收资料盖章困难、寄送不便等特殊情况,专人全程对接解决方案……
跨前服务,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让“要不得”变成“都要得”,让企业在办事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便利。
此外,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创新开展“亲清帮办服务”。这意味着每个企业都能够享受到帮办专员的“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是国家重点项目,今年初正式立项,目前正处于紧张筹备阶段,预计年底开工。
“区住房城乡建委指定专人服务,服务专员针对我们的问题会逐一进行政策解读,对其他部门政策有需要了解的,也会提前联系好相关的部门,让他们的业务人员主动联系我们。”重庆市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今年以来,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还创新印发了《关于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服务清单化工作方案》,通过“清单化”的管理方式,“一目了然”地解决企业问题。
一方面,统筹编制工程建设项目办事指南“一册清”汇本,让企业办事、享受服务变得更“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清单”也更有效的约束行政行为,确保审批全流程“清楚明了,清正廉洁”。
如今,“一对一”的服务、“点对点”的解困,“不说要不得,实现都要得”已成为江北建设审批的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