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各项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39.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596.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9564.04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4.1:49.0。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924.69亿元,增长9.5%,占全市经济的61.2%。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2.61亿元,增长9.9%,占全市经济的50.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689元(9433美元),比上年增长8.3%。
全市常住人口3075.16万人,比上年增加2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70.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0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82.31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67.65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18‰,死亡率为7.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7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5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4.23万人,比上年增长3.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0.67万人,增长4.7%。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9.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3.2%。
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4.43万户,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内资企业72.83万户,外资企业0.62万户,个体工商户157.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23万户。2017年新发展微型企业7.41万户,年末微型企业达56.07万户,增长8.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5.5%,提高2.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69.6%,提高17.7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051.6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256.7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78.08万平方米,减少296.62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7%,比上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70元,比上年下降0.0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8.03元,下降0.45元。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6.4%、14.0%和18.1%。
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7.3%和17.0%。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2.1万辆,比上年增长1.3倍;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增长76.5%;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3倍;智能手机产量增长58.1%。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14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8.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61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9.3%。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9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21.3个百分点。
发展质量效益改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1476.3亿元,增长7.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9.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4.3%,集体企业下降3.8%,股份制企业增长2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7%,私营企业增长22.6%。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增长17.9%,制造业增长1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1439元/人,比上年增长8.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6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种植业894.18亿元,增长4.2%;畜牧业309.56亿元,增长1.5%;林业62.15亿元,增长11.8%;渔业73.73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24.24亿元,增长10.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58.46万亩,比上年下降0.5%。粮食综合单产347.53公斤/亩,增长0.6%。油料播种面积492.83万亩,增长2.7%。蔬菜播种面积1141.25万亩,增长1.8%。水果种植面积560.87万亩,增长3.8%。中药材种植面积186.66万亩,增长1.0%。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67.15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产量144.84万吨,下降0.8%;秋粮产量1022.31万吨,增长0.2%。全年谷物产量803.14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509.94万吨,下降0.1%;小麦产量17.03万吨,下降13.3%;玉米产量264.53万吨,增长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87.0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分产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6.2%,电子制造业增长27.7%,装备制造业增长9.3%,化医行业增长12.6%,材料行业增长7.6%,消费品行业增长9.3%,能源工业下降5.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7.3%,制造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建筑业总产值达7608.00亿元,增长8.1%。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69.32亿元,增长1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440.57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59.12亿元,增长15.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2.4%;民间投资9522.88亿元,增长13.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投资2632.88亿元,增长13.5%;办公楼投资157.28亿元,下降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71.80亿元,下降4.6%。
全年全市建成公租房120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83.9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56万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95.8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24.78亿元,增长8.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651.18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6.49亿元,增长13.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914.54亿元,增长10.8%;餐饮收入额1153.13亿元,增长12.1%。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3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7.5%,饮料类增长2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2%,粮油、食品类增长16.6%,日用品类增长15.6%,家具类增长13.8%,中西药品类增长12.9%,通讯器材类增长12.5%,汽车类增长11.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9%,化妆品类增长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4%,烟酒类增长7.5%。
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1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其中,网上商店增长55.7%,电话购物增长27.4%。在有店铺零售中,百货店零售额增长3.9%,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16.6%,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家直销中心增长26.9%。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508.2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出口2883.71亿元,增长7.8%;进口1624.54亿元,增长11.0%。按美元计价,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66.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 %。其中,出口425.99亿美元,增长4.8 %;进口240.05亿美元,增长8.6%。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美国、德国和韩国,分别出口781.72亿元、363.96亿元和13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37.6%和24.7 %。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是韩国、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进口226.92亿元、166.91亿元和159.5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下降25.7%、下降0.2%。
全年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知识流程外包13.42亿美元,增长8.8%。全年我市16个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累计执行额18.60亿美元。
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38个,比上年增长6.3%。合同外资额38.32亿美元,下降4.4%。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1.83亿美元,下降10.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2.20亿美元,下降20.4%。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34644个,下降2.8 %。实际利用内资金额9682.36亿元,增长3.6 %。截至2017年底,累计有27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签订合同额21.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3%;完成工程营业额17.01亿美元,增长27.4%。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2017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1695户,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0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773.16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15.81亿元。重庆自贸试验区引进项目692个,签订合同(协议)资金总额3007.50亿元,涉及总部经济、智能制造、大交通、大健康等领域。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023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79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7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64公里,日均客运量203.6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1.53亿吨,比上年增长7.0%;完成旅客运输量6.33亿人次,下降0.6%。
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72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3.5%。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3966.01万人次,增长8.4%;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89万吨,增长1.5%。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41.76万标准箱,增长11.7%。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567.5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20.72万辆,增长14.9%。民用轿车拥有量187.76万辆,增长12.1%。其中私人轿车172.80万辆,增长13.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9.95亿元,增长26.2%。电信业务总量611.3亿元,增长76.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767.52万件,包裹业务36.48万件,快递业务3.2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44.73亿元。电信业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099万户。
全市电话用户3841.7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6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74.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到18.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107.4部/百人。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66.93万户,比上年增长23.0%;手机上网用户2646万户,增长12.1%;互联网用户3698.5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含WiFi用户)2831.6万户,增长11.0%。
全年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206.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58.3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9.48亿美元,分别增长13.2%和15.5%。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23个,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83个。
八、金融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13.7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3%。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91.11亿元,增长19.1%。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5.27万亿元,增长10.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4853.53亿元,比年初增加2693.44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3718.98亿元,增加2502.5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8417.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93.2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7871.89亿元,增加3086.70亿元。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总部1家,证券营业部202家,证券分公司37家。境内上市公司50家,总股本692.74亿股,股票总市值6129.17亿元。全年全市通过境内证券市场累计融资2851.05亿元,同比增长14.8%。
全市共有保险法人机构5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51家。保费总收入744.75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83.87亿元;人寿保险收入436.60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24.29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56.83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96.46亿元;人寿保险赔付102.14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58.23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3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8元,增长9.4%。按全体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742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1113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1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717元。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98元,比上年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59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36元,增长9.9%。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1%,农村为36.5%。
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89.18万人,比上年增长3.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9.00万人,下降0.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40.27万人,增长5.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08.18万人,下降1.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04.61万人,增长10.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11.33万人,增长12.5%;26.5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66.27万人,增长4.3%。
年末全市共有33.9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0.2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8.35万人。全年资助55.19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115.92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0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50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650元/月,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200元/月,社会散居孤儿补助标准1000元/月。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5所,成人高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182所,普通中学1118所,普通小学2954所,幼儿园5210所,特殊教育学校36所。研究生招生2.24万人,在校生5.83万人,毕业生1.55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22.15万人,在校生74.69万人,毕业生19.64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4.25万人,在校生11.98万人,毕业生5.5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3.70万人,在校生40.03万人,毕业生12.5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0.13万人,在校生60.18万人,毕业生21.09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4.72万人,在校生99.04万人,毕业生31.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2.60万人,在校生209.95万人,毕业生33.65万人;学前教育招生41.29万人,在校生95.87万人,毕业生34.9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33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毕业生0.2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00%,初中入学率为99.84%,小学入学率为99.99%。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35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9%。截至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共14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527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4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万件。获得专利授权3.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138件。截至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027家,有效发明专利2.2万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2129项,成交金额121.7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574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6个。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65.21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方标准87项。
全市共有注册商标29.07万件,比上年增长20.6%。共有驰名商标143件、地理标志量230件。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博物馆94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全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351.47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317.39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22%。全年生产电视剧9部、故事影片25部。出版各类报纸41662万份,各类期刊4654万册,图书12305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53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我市获世界三大赛奖牌6枚,其中金牌4枚。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奖牌54枚,其中金牌18枚。
十一、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682个。其中,医院7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72个,卫生院895个,村卫生室10991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0.63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5.05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22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0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85万人,注册护士8.48万人。
十二、移民与扶贫
全年三峡库区引进对口支援经济合作项目35个,项目资金67.80亿元。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1.13亿元,发放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2.40亿元。
全年安排财政性扶贫资金5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贫困人口脱贫16.03万人。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3.71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2 %。煤炭消费量下降0.5%,成品油消费量增长5.2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6.6 %,电力消费量增长7.3 %。
全年水资源总量656.45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277.9毫米。全年总用水量77.4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1.6平方公里。
全市自然保护区5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完成营造林面积582.7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5.4%。
全市211个监测断面水质Ⅰ—Ⅲ类水质比例为83.9%,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87.7%。全市64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全市区域声环境噪音平均等效声级为53.5分贝,比上年下降0.3分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03天,比上年增加2天。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下降16.7%。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67人,比上年下降15.8%。较大生产安全事故11起,下降26.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50人,下降23.1%。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每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234人,下降1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99人,下降1.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286人,下降91.4%。
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228起,直接经济损失2721.40万元。
注:
1.本公报中2017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以2015年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4.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外出市外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现居住在重庆市外,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市外外来人口是指户口所在地为重庆市外,现居住在重庆市内,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设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7.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建造或购置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基础性、大众性服务的工程和设施的支出。本文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9.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以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按2015年价格计算。
11.天然气消费量包含页岩气消费量。
12.2017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含电信增值企业、广电企业发展用户。
13.行业统计标准:
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调查:工业样本法人单位。
14.三峡库区是指库区15区县,包括万州区、涪陵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开州区、武隆区、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资料来源(以文中数据为序):
本公报中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社保局;各类市场主体、商标数据来自市工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部分金融数据来自市金融办和人行重庆营管部;证券数据来自重庆证监局;保险数据来自重庆保监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委;公租房、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数据来自市城乡建委;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重庆海关;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委;交通数据来自市交委;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通信数据来自市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科技数据来自市科委;质量检测数据来自市质监局;专利数据来自市知识产权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化委;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计生委;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移民数据来自市移民局;扶贫数据来自市扶贫办;水资源数据来自市水利局;自然保护区、林业、森林数据来自市林业局;水质、噪音、空气监测数据来自市环保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市安监局;地质灾害数据来自市国土房管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