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在田里忙完农活的张剑锋,稍事休息后,便又开始拿出木工工具制作蜂箱了。华溪村正着力打造中华蜜蜂小镇,他瞅准机会,要搭上这趟致富快车。
现如今的规律生活,得来却很不容易。张剑锋每次回忆起来,更是唏嘘感慨。
一切要从那场大病说起。
2016年底,在电厂做工的张剑锋发现自己鼻涕里带着血,左脸面部也麻木了,视力也不行了。
2017年1月,张剑锋被确诊为鼻咽癌,刚刚脱贫的他又返贫了。
那一刻,贫穷简直快要了张剑锋的命。与妻子离婚后,他一边要照顾高龄母亲,一边要抚养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儿子,存下的钱远远不够治病。
华溪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张剑锋申请了大病救助。由此,张剑锋11万多元的化疗费用大部分得以报销,自己只掏了2万多元。在这之后,花费1万多元的复查费用,张剑锋也只掏了2000多元。
石柱县构建起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2018年1月,石柱县全面构建起了以“资助参保、基本医疗、大病保险”为主体,以“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等为补充的医疗保障体系,所有贫困户住院看病可报销90%的医药费用。张剑锋就是受益者之一。
同样的大病救助实例还发生在荣昌区万灵镇大荣寨村。自2017年2月女儿确诊儿童急性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开始治疗后,陈道刚曾一度累倒。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到荣昌区人民医院,再到荣昌区万灵镇卫生院,共计80余次的救治曾一度差点拖垮这个家庭。
“还好有好政策,健康扶贫不但挽救了孩子的生命,更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庭。”两年多的时间,医疗总花费达10万余元,但陈道刚自己只需付3.6万余元,加上政府兜底,实际自付1万余元,自付比例不到10%。
而如今,这种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还在不断更新完善,能够享受政策帮扶的人也越来越多。
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消息,2020年,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新增重性精神疾病、膀胱癌、肾癌等3个救治病种,病种数量总数达到33个,较2017年共增加24种。
长寿区积极走访健康扶贫对象,筑牢贫困人口健康防线。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通过几年的努力,重庆贫困区县大病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有效救治。截至2020年6月,重庆累计集中救治贫困群众5.2万余名,救治进度达99.98%,贫困患者区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黄易介绍,2017年,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仅有9个病种。2019年,增加至30个病种,提前1年实现国家要求的救治病种达到30种的目标。2020年,又新增重性精神疾病、膀胱癌、肾癌等3个救治病种,病种数量达到33个,并同步新增20个精神专科定点医院,重庆全市定点救治医院数达到88个。
黄易称,市级层面,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组建了市级救治专家组,针对33种大病病种,分别制订了详细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和质控指标,并通过远程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对口帮扶等,统一救治标准、规范救治行为。区县层面,成立区县级大病救治专家组,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强化救治管理,对本区县域内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精准落实便民措施。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袁礼文说,目前,全市正做好大病精准识别和专项救治,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做好疾病摸底调查,及时纳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按照“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的要求进行动态救治管理,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应治尽治”,切实减轻贫困患者救治负担。
通过实施专项行动,重庆将确保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同时,建立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机制,强化医疗救助托底,探索将贫困边缘户的大病、重病患者纳入健康扶贫保障范围,对负担较重的大病、重病患者,加大慈善救助等力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