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大民生信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施情况

全国首批!万州区入选“乡村著名行动”典型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24-12-04 16:10
发布时间:2024-12-04 16:1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我市万州区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县(市、区)之一,其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

作为全国首批“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区,“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万州区坚持以专业服务带动管理提升,创新“政社联动”模式,联动社会力量多元激发地名服务新活力。

以“协作式统筹”

构建“政社联动”体系

“科学谋划”强劲赋能。制定《重庆市万州区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具体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逐步构建起党政领导下的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地名服务的政策体系,形成“1+N”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乡镇、街道地名服务格局。

“同频共振”高效联动。构建政策联部门、平台联组织、项目联资源、社工联服务、案例联品牌“五联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列席区级地名服务联席会议,联动效能纳入区长按月督导内容。盘活万州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等各类资源,聚焦地名服务,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促进联动供需对接。

“分层分类”点线推进。以服务专业性带动社会工作者参与积极性,实行“易协同、善优化、可持续”联动提质模式,“专业督导+专家学者”双导师全程专业指导,分片区推动地名服务管理,招募基层地名工作者1347人,“线上+线下”组织业务能力提升培训3期,每个村(社区)由2人小组负责将居民点、道路街巷、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点、古迹遗址等全面采集入库,全区累计准确规范上图8133条。

以“主导式创新”

强化“政社联动”保障

聚焦组织培育。孵化成立“万州区地名文化研究会”,采取“定期研讨”“先行先试”“培训实操”等有效措施“跨界”培育万州区德立社工服务中心、万州区薄荷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13家,奠定了社会组织承接地名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基础。

注重购买服务。将地名社会服务项目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每年保障服务经费110万元,争取市级专项工作经费90万元,区本级福彩公益金170万元。制定《社会组织参与地名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实施公益创投和宣传推广类乡村地名专项服务项目31个,有效强化“政社联动”运行资金保障。

强化激励措施。“乡村著名行动”纳入全区民生服务板块赛道“赛马比拼”。命名设标、采集上图、赋能发展等重点工作、关键指标和短板弱项通过比进度、比精度、比深度、比温度,营造地名服务比拼赶超、赛马争先氛围。

以“开放式互融”

凝聚“政社联动”合力

夯实“政社联动与基层组织共治”基础。成立445个村级地名服务社会组织,乡村地名服务纳入村级帮办代办服务和村级地名服务社会组织推动事项。包装乡村地名“微服务”项目,因地制宜设立村级地名文化标识2900余块,特色镇牌、村牌1900余块。村级地名服务社会组织低偿招募本村退休老干部、乡村教师组建村级“老带青”3人服务小组,为地名工作者“踩好点、带好路、服好务”,实现“乡乡到、镇镇落、村村采”。

实施“政社联动与乡村振兴共促”项目。以“政府+社工+志愿者+社会力量”联动,开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专题宣传127场次,向全国全方位介绍万州乡村地名文化。助力农户推广罗田大米、响水红心猕猴桃等1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助力销售万州古红橘、万州玫瑰香橙等200万余公斤,销售总额6630万余元。

搭建“政社联动与志愿服务共融”载体。将地名文化志愿服务纳入全区志愿服务统一体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高校志愿者的主动性、村民群众的首创性,打破现有专业、学科、地域等硬“杠杠”,构建社会组织和网上居民社群、志愿服务队、专家学者服务团“1+3”模式,吸纳地名文化专家学者与基层爱好地名文化的志愿者1126人,服务时长超4万余小时。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