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市政协委员提案答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93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10 10:43
发布时间:2024-07-10 10:4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932号提案答复的函

渝文旅函字〔2024〕201号


欧阳喜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川剧振兴发展的建议》(第0932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川剧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将《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纳入全市2024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推动出台。目前,针对我市推动川剧艺术传承振兴发展,在市委宣传部牵头和指导下,我委积极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财政局、两江新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以及重庆市川剧院、重庆大学、重庆艺术学校等多次深入研究,在发挥川剧名家名团引领、加强川剧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川剧普及教育、培育川剧艺术发展土壤等方面作了相应工作落实举措。

(一)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川剧作品迭代创新

一是积极打造“渝字号”川剧艺术精品。推出了新排川剧《江姐》、原创本土川剧《峡江月》、新创川剧戏歌《山城谣》等作品。加强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作品创作,推进川剧《火锅情缘》和《巴蔓子将军》创排,推动《川渝方言与川剧流派艺术研究》等重点研究项目。加大对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重点剧目创作工作的指导力度,帮助各院团推动地方戏曲创新创作。复排了传统大幕戏《忠义烈》以及折子戏《访周处》等多台经典传统剧目。二是积极推动优秀川剧作品参加市内外演出。整合我市川剧演艺资源,高效开展了送戏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戏曲惠民工程。组织市川剧院从2024年五一节期间开始推出“经典折子戏”+“醉人的川剧”驻场演出活动,支持万州区“川剧周周演”、永川区“川剧月月演”,推动川剧优秀剧(节)目常演常新,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川剧演出供给。支持川剧《江姐》《中国公主杜兰朵》等优秀剧目开展线上展播,创新推出川剧坝坝舞,线上传播量达4亿人次。支持市川剧院与香港九龙戏曲中心开展项目合作,推动川剧文化走出去。三是积极开拓川剧新媒体宣传阵地。制作推出了川剧《金子》戏曲电影版,参加德国柏林第43届IMZ Avant Première展映活动。利用数字化完成传统川剧高腔折子戏《出北塞》等音像工程录制。鼓励积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账号发布内容吸引年青观众群体,市川剧院在微信公众号与抖音平台定期发布演出预告、幕后花絮、演员动态以及川剧知识普及等内容,在抖音平台推出“川剧化妆”“川剧技巧”等一系列川剧教学短视频作品。

(二)关于以混合经营为抓手,促进资本多元化筹集

一是支持川剧院团通过改革探索企业化运营机制,激发川剧内生活力,鼓励川剧院团以演出为中心探索传统戏曲市场化新赛道,支持川剧院团通过市场合作开展艺培、研学、文创、展陈等手段,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恢复成立国有川剧院团,目前已对有条件的区县启动了第一轮情况摸底。三是鼓励民营川剧院团发展壮大,支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形式,并在合法合规范围内,适当降低民营院团参与竞标的门槛,做大川剧观众基础。四是鼓励各类资本依法以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川剧院团演艺经营,更好地支持戏曲产业。

(三)关于以创新发展为引领,推进人才体系化培养

一是积极推动川剧院团与相关高等院校、中职学校联合办学,通过校团合作定向培养川剧演员(演奏员),目前市川剧院与重庆艺术学校已计划通过校团合作模式联合招收川剧艺术学员若干名。二是鼓励全市中小学将川剧体验纳入学校美育教学计划,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试点建设川剧传承特色学校、学园。全市目前已建立璧山区中兴小学校等4个川剧市级艺术特色学校,创建了九龙坡区驿都实验学校等2所传承川剧的全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三是支持重庆大学与重庆市川剧院合作建立川剧研究院。指导市内各大高校开设川剧选修课并纳入选修学分。鼓励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川剧理论社科类研究项目。重庆大学已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与保护基地”,依托市川剧院和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建设川剧艺术普及教育基地。四是把川剧人才培养纳入全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谋划。每年举办“青年骨干人才研修班”和“重庆文艺工作培训班”,常态化开展文艺名家和骨干轮训。实施青年人才培养提升计划,举办川渝地区戏剧创作(评论)人才培训班,联合培育川剧编剧、评论人才。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发挥好川剧名家名团引领作用。继续推动文艺院团改革激发川剧内生活力,支持打造更多川剧精品剧目,指导川剧院团探索“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拓宽川剧演出市场。二是加强川剧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市川剧院通过“校团合作”“中本贯通”等招生模式启动川剧演员定向培养。三是继续培育川剧发展土壤。推动川剧艺术公园建设,营造川剧公共艺术空间,进一步加强川剧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强化市区(县)两级联动保护传承,整合川剧演艺资源高效开展实施戏曲惠民工程。四是加大川剧宣传推广,继续借助现代传媒的宣传优势,让川剧发展跟上数字化时代步伐,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群体,大力推动川剧艺术走到人民大众中去。

此复函已经我委冉华章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1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